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重载电力机车发展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机车粘着控制器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极值搜索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4.1 极值搜索理论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4.2 极值搜索应用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重载机车粘着理论及动力学建模 | 第18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粘着基本概念 | 第18-20页 |
2.3 影响粘着系数因素 | 第20-22页 |
2.3.1 轮轨表面接触状况 | 第21页 |
2.3.2 轮对直径 | 第21页 |
2.3.3 轴重与轴重转移 | 第21-22页 |
2.3.4 机车速度 | 第22页 |
2.3.5 弯道曲率 | 第22页 |
2.4 机车动力学建模 | 第22-24页 |
2.5 粘着主要控制方法 | 第24-28页 |
2.5.1 组合校正法 | 第25页 |
2.5.2 相位移法 | 第25-26页 |
2.5.3 加速度微分法 | 第26-27页 |
2.5.4 模型控制法 | 第27页 |
2.5.5 模糊逻辑控制法 | 第27-2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基于滑模极值搜索的滑模最优粘着控制 | 第29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基于滑模极值搜索的滑模最优粘着控制的原理 | 第29-30页 |
3.3 轮轨面粘着系数的观测 | 第30-34页 |
3.3.1 滑模观测器设计 | 第30-32页 |
3.3.2 超螺旋观测器设计 | 第32-34页 |
3.4 滑模极值搜索算法搜索最优蠕滑速度 | 第34-40页 |
3.4.1 滑模极值搜索最优蠕滑速度的基本原理 | 第34-39页 |
3.4.2 稳定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5 滑模最优粘着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0-41页 |
3.5.1 滑模最优粘着控制器设计 | 第40-41页 |
3.5.2 滑模最优粘着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| 第41页 |
3.6 仿真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6.1 干燥轨面仿真 | 第42-44页 |
3.6.2 变轨面仿真 | 第44-4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基于无稳态振荡扰动极值搜索的超螺旋滑模最优粘着控制 | 第47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基于无稳态振荡扰动极值搜索的超螺旋滑模最优粘着控制原理 | 第47-48页 |
4.3 无稳态振荡扰动极值搜索最优蠕滑速度 | 第48-53页 |
4.3.1 无稳态振荡扰动极值搜索最优蠕滑速度原理 | 第48-50页 |
4.3.2 无稳态振荡扰动极值搜索算法稳定性证明 | 第50-53页 |
4.4 超螺旋滑模最优粘着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3-58页 |
4.4.1 传统最优粘着控制器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4.2 超螺旋滑模最优粘着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4-58页 |
4.5 仿真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5.1 干燥轨面仿真 | 第58-61页 |
4.5.2 变轨面仿真 | 第61-6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1 总结 | 第64-65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