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诤友团队模式研究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页 |
| 绪论 | 第10-23页 |
| (一) 选题缘由 | 第10-13页 |
| 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| (三)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| (四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2页 |
| (五) 研究思路 | 第22页 |
| (六)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一、诤友团队模式的产生背景 | 第23-27页 |
| (一)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局限凸显 | 第23-24页 |
| (二) 个体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颠覆传统 | 第24-25页 |
| (三) 团队合作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引发变革 | 第25-27页 |
| 二、诤友团队模式设计与发展 | 第27-34页 |
| (一) 诤友团队模式的设计 | 第27-31页 |
| (二) 诤友团队模式的发展 | 第31-34页 |
| 三、诤友团队模式的实施 | 第34-50页 |
| (一) 制定统一制度,明确教师主体地位 | 第34页 |
| (二) 规定民主分工,推动教师共同合作 | 第34-37页 |
| (三) 开展多种活动,引导教师反思探究 | 第37-43页 |
| (四) 提供条件保障,支持团队长期发展 | 第43-50页 |
| 四、美国艾森豪尔高中诤友团队个案 | 第50-59页 |
| (一) 艾森豪尔高中改革背景 | 第50-51页 |
| (二) 诤友团队发展概况 | 第51-56页 |
| (三) 成效与归因 | 第56-58页 |
| (四) 不足与启示 | 第58-59页 |
| 五、诤友团队模式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| 第59-63页 |
| (一) 树立“共同学习”的理念 | 第59-60页 |
| (二) 深化管理、合作与交流机制改革 | 第60-61页 |
| (三) 调整活动重心以“学”促“教” | 第61-63页 |
| 结语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|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