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2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11-14页 |
1.1.1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性 | 第11-12页 |
1.1.2 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1.2 化学守恒观念的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1.2.1 建构化学守恒观念的重要性 | 第14-16页 |
1.2.2 化学守恒观念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1.2.3 化学守恒观念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2.4 研究启示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任务 | 第20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3.4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高中化学守恒观念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22-28页 |
2.1 化学守恒观念的概念界定 | 第22页 |
2.2 与化学守恒观念相关材料的解读 | 第22-25页 |
2.3 高中理科学生化学守恒观念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化学守恒观念测评工具的编制 | 第28-32页 |
3.1 题型选择 | 第28-29页 |
3.2 测验的长度 | 第29页 |
3.3 双向细目表 | 第29-30页 |
3.4 赋分标准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化学守恒观念的测评研究 | 第32-73页 |
4.1 测评对象 | 第32页 |
4.2 测评目标 | 第32-33页 |
4.3 测评工具 | 第33页 |
4.4 测评实施与数据收集 | 第33页 |
4.5 测评工具的评价分析与描述性统计 | 第33-44页 |
4.5.1 测评工具的评价 | 第33-38页 |
4.5.2 测量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8-44页 |
4.6 高中理科学生化学守恒观念的重难点定位 | 第44-56页 |
4.6.1 化学守恒观念一级指标重难点定位 | 第44-48页 |
4.6.2 化学守恒观念二级指标重难点定位 | 第48-56页 |
4.7 高中化学守恒观念建构水平的比较分析 | 第56-73页 |
4.7.1 不同年级化学守恒观念建构水平的比较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7.2 不同类型学校化学守恒观念建构水平比较分析 | 第59-62页 |
4.7.3 不同性别学生化学守恒观念建构水平比较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7.4 不同学业成就学生化学守恒观念建构水平比较分析 | 第64-73页 |
第五章 化学守恒观念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| 第73-81页 |
5.1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1.1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1.2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| 第74页 |
5.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| 第74-80页 |
5.2.1 不同类型学校高三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分析 | 第74-77页 |
5.2.2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分析 | 第77-80页 |
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研究总结 | 第81-9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81-84页 |
6.2 培养学生化学守恒观念的教学建议 | 第84-88页 |
6.3 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| 第88页 |
6.4 研究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附录 | 第93-104页 |
附录一: 初中化学教材关于守恒观念的内容分析 | 第93-96页 |
附录二: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关于守恒观念的内容分析 | 第96-99页 |
附录三:高中理科学生守恒观念水平测试卷 | 第99-102页 |
附录四:高中理科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 | 第102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