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3页 |
1.1.1 学习对数函数的必然 | 第8-12页 |
1.1.2 学习对数函数存在困难 | 第12页 |
1.1.3 波利亚“怎样解题表”适用范围广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问题 | 第13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设计 | 第14-18页 |
1.4.1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3 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8页 |
2.1 对数函数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2.2 基于波利亚“怎样解题表”的解题教学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2.3 基于波利亚“怎样解题表”的新授课教学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“怎样解题表”及其在对数函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| 第28-39页 |
3.1 波利亚简介 | 第28页 |
3.2 波利亚教学思想和“怎样解题表”简介 | 第28-32页 |
3.3 对数函数学习现状 | 第32-33页 |
3.4 波利亚“怎样解题表”在对数函数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4.1 波利亚解题方法的特点 | 第33-34页 |
3.4.2 对数函数的特点 | 第34-36页 |
3.5 “怎样解题表”在对数函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| 第36-39页 |
3.5.1 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因 | 第36页 |
3.5.2 教学案例的应用方法 | 第36-39页 |
第4章 基于“怎样解题表”的对数函数教学应用案例 | 第39-87页 |
4.1 基于“怎样解题表”的新授课教学应用案例 | 第39-66页 |
4.1.1 第一课时 对数的概念 | 第40-52页 |
4.1.2 第二课时 对数的运算 | 第52-66页 |
4.2 基于“怎样解题表”的解题课教学应用案例 | 第66-87页 |
4.2.1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教学案例 | 第66-79页 |
4.2.2 对数函数与不等式结合问题的教学案例 | 第79-82页 |
4.2.3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结合问题的教学案例 | 第82-87页 |
第5章 课后访谈研究 | 第87-95页 |
5.1 访谈提纲 | 第87-88页 |
5.2 访谈对象 | 第88页 |
5.3 实施说明 | 第88-89页 |
5.4 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| 第89-94页 |
5.4.1 教师方面的访谈 | 第89-92页 |
5.4.2 学生方面的访谈 | 第92-94页 |
5.5 访谈结论 | 第94-95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95-9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95页 |
6.2 启示 | 第95-96页 |
6.2.1 对教师的启示 | 第95-96页 |
6.2.2 对学生的启示 | 第96页 |
6.3 反思与展望 | 第96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附录 | 第102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