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模态参数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修正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1 模型修正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3.2 基于模态参数的模型修正 | 第13页 |
1.3.3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| 第13-14页 |
1.3.4 仿生学优化算法 | 第14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第2章 白车身模型的建立与模态分析 | 第17-30页 |
2.1 模态分析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 白车身模态试验 | 第18-21页 |
2.2.1 试验准备 | 第18-19页 |
2.2.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3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5页 |
2.3.1 白车身模型建立的流程 | 第22-25页 |
2.3.2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 | 第25页 |
2.4 白车身模态仿真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5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| 第26-29页 |
2.5.1 模态置信准则 | 第27页 |
2.5.2 有限元模型对标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| 第30-46页 |
3.1 响应面方法的介绍 | 第30-33页 |
3.1.1 响应面算法流程及原理 | 第30-31页 |
3.1.2 试验设计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1.3 响应面形式 | 第32-33页 |
3.2 基于设计参数的试验设计 | 第33-38页 |
3.2.1 中心复合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2.2 设计参数的选择及其试验设计 | 第34-38页 |
3.3 响应面建模及分析 | 第38-44页 |
3.3.1 方差分析 | 第38页 |
3.3.2 二次多项式响应面 | 第38-40页 |
3.3.3 待修正参数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3.3.4 响应面模型的构造 | 第41-44页 |
3.4 响应面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| 第44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模型修正的算法研究 | 第46-55页 |
4.1 白车身模型修正的目标函数构建 | 第46页 |
4.2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| 第46-50页 |
4.2.1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原理 | 第46-48页 |
4.2.2 序列二次规划法的求解过程 | 第48-49页 |
4.2.3 优化过程与结果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 多岛遗传算法 | 第50-53页 |
4.3.1 遗传算法 | 第50-52页 |
4.3.2 多岛遗传算法的原理及流程 | 第52-53页 |
4.3.3 优化过程与结果分析 | 第53页 |
4.4 传统优化算法与仿生学优化算法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