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钢箱梁桥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 钢箱梁的构造特点及技术优势 | 第11-12页 |
1.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4 钢箱梁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桥梁调研分析与钢箱梁跨径布置 | 第18-30页 |
2.1 概述 | 第18页 |
2.2 工程概况 | 第18-21页 |
2.3 桥梁调研数据的分析 | 第21-29页 |
2.3.1 桥梁车道净宽的分布情况 | 第21-24页 |
2.3.2 桥梁跨径的分布情况 | 第24-25页 |
2.3.3 桥梁跨径布置的分布情况 | 第25-26页 |
2.3.4 桥梁最大墩高的分布情况 | 第26-28页 |
2.3.5 桥梁抗震等级的分布情况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断面结构形式的研究 | 第30-72页 |
3.1 断面结构的选择 | 第30-37页 |
3.1.1 箱室的选择 | 第30页 |
3.1.2 腹板和翼缘板的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1.3 加劲肋和横隔板的设计 | 第33-37页 |
3.1.4 横断面的梁高设计 | 第37页 |
3.2 标准段划分及翼缘有效分布宽度计算 | 第37-40页 |
3.2.1 标准段划分 | 第37-38页 |
3.2.2 翼缘板的有效分布宽度计算 | 第38-40页 |
3.3 有限元模型参数 | 第40-41页 |
3.4 不同高跨比的4×30m连续钢箱梁标准化设计 | 第41-50页 |
3.4.1 梁高1.2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4.2 梁高1.5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4.3 梁高2.0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48-50页 |
3.5 不同高跨比的4×40m连续钢箱梁标准化设计 | 第50-57页 |
3.5.1 梁高1.6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52-54页 |
3.5.2 梁高2.0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5.3 梁高2.7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6 不同高跨比的4×50m连续钢箱梁标准化设计 | 第57-63页 |
3.6.1 梁高2.0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58-60页 |
3.6.2 梁高2.5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60-61页 |
3.6.3 梁高3.3m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 | 第61-63页 |
3.7 纵横向加劲肋的验算与优化设计 | 第63-66页 |
3.8 横隔板的验算与优化设计 | 第66-68页 |
3.9 用钢量与活载挠度的分析 | 第68-70页 |
3.9.1 用钢量的分析 | 第68-70页 |
3.9.2 活载挠度的分析 | 第70页 |
3.10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横梁对钢箱梁挠度及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| 第72-95页 |
4.1 概述 | 第72页 |
4.2 横梁和车道的布置方式 | 第72-75页 |
4.3 不同高跨比的4×30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75-82页 |
4.3.1 梁高1.2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76-78页 |
4.3.2 梁高1.5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78-80页 |
4.3.3 梁高2.0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0-82页 |
4.4 不同高跨比的4×40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2-88页 |
4.4.1 梁高1.6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2-84页 |
4.4.2 梁高2.0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4-86页 |
4.4.3 梁高2.7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6-88页 |
4.5 不同高跨比的4×50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8-94页 |
4.5.1 梁高2.0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88-90页 |
4.5.2 梁高2.5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90-92页 |
4.5.3 梁高3.3m连续钢箱梁的挠度及受力分析 | 第92-9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5.1 结论 | 第95-96页 |
5.2 展望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