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·俄汉委婉语对比研究的意义 | 第7-8页 |
·委婉语研究情况综述 | 第8-13页 |
·委婉语本体研究方面 | 第8-11页 |
·俄汉委婉语对比研究方面 | 第11-13页 |
2 委婉语概述 | 第13-22页 |
·委婉语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·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5-16页 |
·俄汉委婉语的内容分类 | 第16-19页 |
·根据使用范围 | 第17页 |
·根据语义功能 | 第17-18页 |
·根据所表达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俄汉委婉语在使用上的特点 | 第19-22页 |
·委婉语女性使用相对较男性多 | 第20页 |
·教育程度、文化水平差异对委婉语的使用有影响 | 第20页 |
·委婉语多见于人文政治领域,自然科学领域里很少 | 第20-22页 |
3 俄汉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 | 第22-28页 |
·词汇手段 | 第22-24页 |
·利用代词或代词短语 | 第22页 |
·借助成语 | 第22-23页 |
·采用缩略语 | 第23页 |
·使用文化伴随意义词 | 第23-24页 |
·从外语中借词 | 第24页 |
·语法手段 | 第24-26页 |
·词法手段 | 第25-26页 |
·句法手段 | 第26页 |
·修辞手段 | 第26-28页 |
·借助比喻、借代、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格 | 第27页 |
·从反面着墨 | 第27页 |
·采用曲折迂回的说法 | 第27-28页 |
4 俄汉委婉语的差异性 | 第28-31页 |
·对“神”、“鬼”的婉称 | 第28页 |
·称谓禁忌 | 第28页 |
·委婉地表达对事物的否定态度 | 第28-29页 |
·表示“老”的委婉语 | 第29页 |
·汉语中的谐音禁忌 | 第29-30页 |
·俄汉方言委婉语情况 | 第30-31页 |
5 俄汉委婉语的共性 | 第31-34页 |
·语义功能上 | 第31页 |
·代替“不敢说” | 第31页 |
·代替“不想说” | 第31页 |
·代替“不好意思说” | 第31页 |
·社会功能上 | 第31-32页 |
·在交际时使用委婉语能够避免引起谈话对方或旁观者的不悦 | 第32页 |
·委婉语常用来规避明确的表态 | 第32页 |
·委婉语的特殊功效 | 第32页 |
·委婉语在俄汉词汇体系中的作用 | 第32-34页 |
6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委婉语 | 第34-38页 |
·对外汉语教学中委婉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·“软件”上 | 第35页 |
·“硬件”上 | 第35页 |
·对外汉语教学中委婉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| 第35-38页 |
·利用汉外对比法进行汉语委婉语教学 | 第36页 |
·利用语义场来组织教学 | 第36-37页 |
·联系委婉语的演变发展来进行教学 | 第37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