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1.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| 1.4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| 1.5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| 第2章 研究综述 | 第13-23页 |
| 2.1 国内外关于学习素质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2.2 物理学习素质的界定及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| 2.2.1 学习素质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| 2.2.2 学科学习素质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| 第15页 |
| 2.3 “高中生物理学习素质”测评指标的确立 | 第15-23页 |
| 2.3.1 物理学习动机水平维度指标 | 第15-17页 |
| 2.3.2 物理学习智能水平维度指标 | 第17-18页 |
| 2.3.3 物理学习认知结构水平维度指标 | 第18-19页 |
| 2.3.4 物理学习学习风格水平维度指标 | 第19-23页 |
| 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23-35页 |
| 3.1 研究方法与步骤 | 第23-24页 |
| 3.2 研究样本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3.3 研究的测评工具 | 第25-27页 |
| 3.3.1 《高中生物理学习素质问卷》的编制 | 第25-26页 |
| 3.3.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26-27页 |
| 3.4 研究过程 | 第27-28页 |
| 3.5 数据整理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3.5.1 性别在不同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| 第28页 |
| 3.5.2 性别在不同维度上的T检验 | 第28-29页 |
| 3.5.3 物理学习成绩与物理学习素质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| 第29-31页 |
| 3.6 讨论 | 第31-33页 |
| 3.6.1 教学中性别与学习素质的差异性 | 第31页 |
| 3.6.2 物理学习素质的影响因素与物理成绩差异性的相关性程度 | 第31-32页 |
| 3.6.3 认知结构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3.6.4 学习智能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3.6.5 学习风格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3.7 研究结果 | 第33-35页 |
| 第4章 研究对高中生物理学习素质培养的启示及案例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4.1 研究对高中生物理学习素质培养的启示 | 第35-37页 |
| 4.1.1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,教师自身必先有优良的学习素质 | 第35页 |
| 4.1.2 教师根据学生学情调整教学,为提高高中生学习素质鉴定基础 | 第35-36页 |
| 4.1.3 针对性地对认知结构影响因素的培养,以提高学生物理的学习 | 第36页 |
| 4.1.4 针对性地对学习智能结构影响因素的培养,以提高学生物理的学习 | 第36-37页 |
| 4.1.5 针对性地对学习风格影响因素的培养,以提高学生物理的学习 | 第37页 |
| 4.2 针对影响物理学习的重要素质培养的案例分析 | 第37-41页 |
| 4.2.1 本章教材概述 | 第37-39页 |
| 4.2.2 案例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第5章 研究总结 | 第41-43页 |
| 5.1 该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41页 |
| 5.2 研究的反思 | 第41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| 附录 | 第47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