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--作曲理论论文--其他作曲理论论文

无限创意空间--论应用型电子音乐创作中真实与虚拟音色的分立、复合与融合

摘要第4页
绪论第7-9页
    论题的提出第7页
    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7-8页
    论文构架第8-9页
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阐述与解释第9-14页
    第一节 应用型电子音乐概述及归纳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第二节 真实音色与虚拟音色的概念及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真实音色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虚拟音色第10-11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分立”、“复合”、“融合”的概念及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分立”、“复合”、“融合”的概念解读与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单一音色的概念及界定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复合音色的概念及界定第12页
    第四节 真实与虚拟音色的三种结合方式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分工避让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直接叠加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通过配比构成新的声音第13-14页
第二章 从“分裂”到“聚合”——三种结合方式在创作中的应用第14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声音材料纵向关系上的两种叠加方式第14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声音材料的“相关性叠加”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声音材料的“非相关性叠加”第19-23页
    第二节 从“分裂”到“聚合”—在创作中的运用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平面空间中的“分裂”与“聚合”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立体空间中的“分裂”与“聚合”第28-29页
第三章 应用型电子音乐创作中运用的实例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以影视作品《盗梦空间》配乐中《Time》段落及《Radical Notion》段落为例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创作背景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作品材料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具体表现形式第32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以“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接旗仪式文艺演出--北京8分钟”音乐创作为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创作背景介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作品材料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具体表现形式第36-37页
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页
    一、中文参考文献第38页
    二、外文参考文献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等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构成、影响因素及策略提升研究
下一篇:《岭南芭蕉风情》系列油画创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