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伯歌剧《瓦妮莎》女主角人物形象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4页 |
(一)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、中国地区 | 第10-11页 |
2、国外状况 | 第11-12页 |
3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二、歌剧基本情况 | 第14-27页 |
(一)创作背景 | 第14-24页 |
1、创作前期准备 | 第14-15页 |
2、歌剧创作 | 第15-18页 |
3、排练风波 | 第18-20页 |
4、首演的成功及后续发展 | 第20-24页 |
(二)歌剧情节及版本介绍 | 第24-27页 |
1、歌剧情节 | 第24-25页 |
2、版本介绍 | 第25-27页 |
三、《瓦妮莎》女主角的创作分析 | 第27-92页 |
(一)立意与实现——女主角刻画的宏观布局 | 第27-36页 |
1、音乐戏剧结构 | 第27-29页 |
2、调性布局 | 第29-30页 |
3、声乐风格 | 第30-36页 |
(二)从细部看女主角人物形象创作 | 第36-92页 |
1、女主角人物形象刻画 | 第36-55页 |
2、女主角人物性格的逻辑性展开 | 第55-67页 |
3、《瓦妮莎》女主角刻画中音乐语言的体现 | 第67-92页 |
四、《瓦妮莎》女主角人物形象的风格性分析 | 第92-101页 |
(一)塞缪尔·巴伯与新浪漫主义 | 第92-98页 |
1、《瓦妮莎》体现的新浪漫主义风格 | 第93-94页 |
3、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原因 | 第94-98页 |
(二)关于《瓦妮莎》女主角刻画的审美特征 | 第98-101页 |
结语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6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附件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