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1 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的颁布 | 第7页 |
1.1.2 小学“图形与几何”内容的地位和价值 | 第7页 |
1.1.3 教科书研究的重要性 | 第7-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3页 |
1.2.1 基于范希尔理论的相关研究 | 第8-11页 |
1.2.2 小学教科书“图形与几何”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问题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流程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流程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范希尔理论及教科书类目分析表的建构 | 第16-29页 |
2.1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发展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1.1 范希尔几何思维发展水平 | 第16-17页 |
2.1.2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1.3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发展水平的具体阐述 | 第18-20页 |
2.2 评价类目分析表的建构 | 第20-23页 |
2.3 分析示例 | 第23-29页 |
第3章 两个版本教科书比较 | 第29-38页 |
3.1 两个版本教科书“图形与几何”内容编排比较 | 第29-31页 |
3.2 两个版本教科书“图形与几何”内容所呈现的几何思维水平比较 | 第31-38页 |
3.2.1 两个版本教科书主类目所占份量的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2 两个版本教科书次类目所占份量的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3 两个版本教科书几何思维水平分布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4 两个版本教科书各年级几何思维水平分布分析 | 第34-38页 |
第4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38-43页 |
4.1 两版教科书“图形与几何”内容对比分析结论 | 第38-39页 |
4.1.1 内容编排方面 | 第38页 |
4.1.2 几何思维水平方面 | 第38-39页 |
4.2 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| 第39-41页 |
4.2.1 教科书内容编排方面 | 第39-40页 |
4.2.2 教科书几何思维水平方面 | 第40-41页 |
4.3 对教学的建议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