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O声誉、内部控制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--来自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本研究的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2.3 本研究的实际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主要创新点 | 第11页 |
1.4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4页 |
1.5.1 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回顾 | 第14-30页 |
2.1 商业信用融资 | 第14-22页 |
2.1.1 商业信用融资产生的动机 | 第14-17页 |
2.1.2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 | 第17-19页 |
2.1.3 商业信用融资产生的经济后果 | 第19-22页 |
2.1.4 文献评述 | 第22页 |
2.2 CEO声誉 | 第22-27页 |
2.2.1 CEO声誉的内涵与形成 | 第22-24页 |
2.2.2 CEO声誉的度量 | 第24-25页 |
2.2.3 CEO声誉的经济后果 | 第25-26页 |
2.2.4 文献评述 | 第26-27页 |
2.3 内部控制有效性 | 第27-30页 |
2.3.1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7页 |
2.3.2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经济后果 | 第27-28页 |
2.3.3 文献评述 | 第28-30页 |
3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| 第30-34页 |
3.1 CEO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 | 第30-31页 |
3.2 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| 第31-33页 |
3.3 概念模型 | 第33-34页 |
4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取 | 第34-38页 |
4.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| 第34页 |
4.2 变量定义与测量 | 第34-37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34页 |
4.2.2 解释变量 | 第34-35页 |
4.2.3 控制变量 | 第35-36页 |
4.2.4 调节变量 | 第36-37页 |
4.3 模型构建 | 第37-38页 |
5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8-50页 |
5.1 描述性统计 | 第38-41页 |
5.2 Pearson相关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3 回归分析 | 第42-45页 |
5.4 调节效应的检验 | 第45-5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4页 |
6.1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50-52页 |
6.1.1 研究结论 | 第50-51页 |
6.1.2 研究启示 | 第51-52页 |
6.2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2.1 研究局限 | 第52页 |
6.2.2 研究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