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南昌市高校教师对编制改革评价分析研究--以南昌市六所高校为例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页
1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特色和不足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特色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不足第14-15页
2 文献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2.1 编制管理理论的研究第15页
    2.2 我国高校编制管理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我国高校编制管理政策研究第16页
    2.4 我国高校编制改革研究第16-18页
3 研究设计第18-23页
    3.1 问卷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3.2 调查方案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对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抽样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样本量的确定与分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数据获取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问卷质量控制第21-23页
4 南昌市高校教师对编制改革评价的描述统计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4.1 基本信息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性别构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职称构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年龄阶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学历层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工作年限分布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工作年收入分布第25-26页
    4.2 认知度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编制认知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编制管理改革认知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编制改革目的认知第27-29页
5 南昌市高校教师对编制改革评价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5.1 个人层面——“去编化”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会否转行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不会转行原因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转行原因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5.2 高校层面——“去编化”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5.3 社会层面——“去编化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对社会发展影响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对社会有利影响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对社会不利影响分析第34-35页
6 南昌市高校教师对各项措施的评价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6.1 各项措施重要程度基本特征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6.2 各项措施重要程度因子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检验是否适合用因子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提取因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因子的命名解释第36-37页
    6.3 各项措施重要程度影响因子与不同人群的关联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不同职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不同年龄阶段第38-41页
7 结论与建议第41-44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41页
    7.2 建议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高校教师职称匹配工资改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以公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推动改革顺利实施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释放高校活力,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以治理理念为核心的新型组织运行机制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附录 调查问卷第48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因素分析--以南昌市部分高校为例
下一篇:基于结构方程“互联网+教育”课程用户满意度研究--以南昌市“中国大学慕课”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