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8页 |
(一) 提出背景 | 第8-9页 |
1. 激励理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| 第8页 |
2. 激励方法在教师教学中的作用 | 第8-9页 |
3. 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| 第9页 |
(二)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9-15页 |
1.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2.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(三)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 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2. 研究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(四) 研究的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 文献法 | 第16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16-17页 |
3. 访谈法 | 第17-18页 |
二、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| 第18-24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1. 激励 | 第18-19页 |
2. 激励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二) 理论依据 | 第20-24页 |
1. 需要层次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 期望理论 | 第21-22页 |
3. 公平理论 | 第22页 |
4. 初中生情绪情感以及人格的发展特点 | 第22-24页 |
三、 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的现状、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| 第24-37页 |
(一) 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的现状 | 第24-31页 |
1. 对激励方法的认识 | 第24-25页 |
2. 激励方法的种类 | 第25-27页 |
3. 激励方法的实施 | 第27-29页 |
4. 激励方法的评价 | 第29-31页 |
(二) 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1. 对激励方法的认识不全面 | 第31-32页 |
2. 激励的方法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偏差 | 第32页 |
3. 激励方法在实施中缺少灵活性和科学性 | 第32-33页 |
4.没有抓住时机和缺少公正的激励方法 | 第33-34页 |
(三)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4-37页 |
1. 教师缺少对激励理论的学习 | 第34-35页 |
2.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 | 第35页 |
3. 学校制度的因素 | 第35页 |
4. 教师的个人因素 | 第35-37页 |
四、 对策和建议 | 第37-40页 |
(一) 加强对激励理论的学习,掌握不同种类的激励方法 | 第37页 |
(二)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,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激励方法 | 第37-38页 |
(三) 激励标准多样化,在采取激励方法时投入关心和爱 | 第38页 |
(四) 激励方法在实施中要做到及时有效,公平公正 | 第38-40页 |
结束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1 | 第43-46页 |
附录2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