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史论文

民国初年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研究

摘要第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0.1 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平民教育概念第9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社会教育、通俗教育、平民教育、民众教育的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0.1.3 时间界定第10页
    0.2 研究概况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近代平民教育的专门著述与论文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关于东北地区平民教育情况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0.3 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论文的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论文的现实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论文的基本内容第14-15页
1 民国初年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的沿革与发展第15-28页
    1.1 中国近代平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第15-18页
    1.2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萌芽及发展的条件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西学东渐”过程中教会力量的推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政府重视及教育制度上的变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识之士对平民教育的执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教育团体的努力第23-25页
    1.3 东北地区的教育及平民教育的发展状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民国初年东北地区教育的发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民国初年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的发展第26-28页
2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的实施运作第28-46页
    2.1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实施的具体形式第2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初期简易教育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通俗教育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平民学校及平民读书处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民众学校及民众教育机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工人农民及特殊人员的教育第39-40页
    2.2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实施的内容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识字类和技术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常识和道德教育第41-42页
    2.3 东北地区实施平民教育的师资及经费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平民教育教师来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平民教育经费来源第44-46页
3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的影响第46-53页
    3.1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的特点第46-50页
    3.2 东北地区平民教育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“开民智”、“作新风”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,促进东北地区社会近代化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,扩充学校教育第51-53页
结束语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附录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翻转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与实践--以盘锦市盘山高中为例
下一篇: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