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语文现代诗歌选编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价值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四、概念界定与行文思路 | 第12-13页 |
五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现代诗的入选情况 | 第15-50页 |
第一节 入选作品概况 | 第15-29页 |
一、选文的数量 | 第15-25页 |
二、诗歌与非诗歌的数量比较与比例对比 | 第25-26页 |
三、古代诗与现代诗数量比较与比例对比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入选作品的国别与地域 | 第29-36页 |
一、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选文地域分布 | 第29-31页 |
二、中国诗歌入选作品作家的省份排序 | 第31-33页 |
三、中国东部作家、中部作家与西部作家的入选对比 | 第33-34页 |
四、外国诗歌入选作品数量多的国家排序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入选作品的题材与主题 | 第36-43页 |
一、题材 | 第36-39页 |
二、主题 | 第39-43页 |
第四节 入选作品的风格与流派 | 第43-45页 |
一、按西方文艺理论划分的入选情况 | 第43-44页 |
二、中国新诗各阶段的入选情况 | 第44-45页 |
第五节 入选作品的作家与性别 | 第45-50页 |
一、作家入选作品数量排序 | 第45-49页 |
二、男作家与女作家对比 | 第49-50页 |
第二章 现代诗的选编情况 | 第50-71页 |
第一节 选编的价值取向 | 第50-56页 |
一、中学语文课程整体目标 | 第50页 |
二、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| 第50-52页 |
三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撰理念差异 | 第52-56页 |
第二节 选编单元的处理与编排体系的比较 | 第56-66页 |
一、单元处理方式比较 | 第56-60页 |
二、助读系统的比较 | 第60-63页 |
三、练习系统的比较 | 第63-66页 |
第三节 作品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匹配 | 第66-71页 |
一、不同版本初中、高中选文的对比 | 第66-69页 |
二、频繁入选作品在不同版本教材的入选时段 | 第69-71页 |
第三章 现代诗选编现状的相关启示 | 第71-86页 |
第一节 现代诗的教材入选与选编建议 | 第71-80页 |
一、现代诗的入选建议 | 第71-77页 |
二、现代诗的选编建议 | 第77-80页 |
第二节 基于现行教材的现代诗教学建议 | 第80-86页 |
一、诗歌单元与主题单元对教学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二、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对教学的影响 | 第82-83页 |
三、选修教材对现代诗教学的补充 | 第83-86页 |
结论 | 第86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附录 | 第97-10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-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