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微惯性器件误差抑制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| 1.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6页 |
| 1.2.1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2.2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误差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2.3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1.2.4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温度误差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1.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微惯性器件动力学特性及误差源分析 | 第18-31页 |
| 2.1 微机械陀螺仪 | 第18-25页 |
| 2.1.1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的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
| 2.1.2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的动力学分析 | 第19-21页 |
| 2.1.3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的误差分析 | 第21-25页 |
| 2.2 微机械加速度计 | 第25-29页 |
| 2.2.1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 | 第25-26页 |
| 2.2.2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的动力学分析 | 第26页 |
| 2.2.3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的误差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3章 微惯性器件驱动方案设计 | 第31-39页 |
| 3.1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的驱动方案 | 第31-36页 |
| 3.1.1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的驱动电路 | 第31-35页 |
| 3.1.2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的驱动方案设计 | 第35-36页 |
| 3.2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的驱动方案 | 第36-38页 |
| 3.2.1 典型的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的驱动电路 | 第36-37页 |
| 3.2.2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的驱动方案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基于非线性控制器的误差抑制技术 | 第39-65页 |
| 4.1 数学基础 | 第39-42页 |
| 4.1.1 Hurwitz判据 | 第39-40页 |
| 4.1.2 Lyapunov稳定性 | 第40-42页 |
| 4.2 控制对象 | 第42-44页 |
| 4.2.1 振动式硅微机械陀螺 | 第42-43页 |
| 4.2.2 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 | 第43-44页 |
| 4.3 经典驱动控制方案的输出特性 | 第44-46页 |
| 4.4 滑模控制 | 第46-57页 |
| 4.4.1 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46-47页 |
| 4.4.2 一种简单的滑模控制 | 第47-51页 |
| 4.4.3 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| 第51-57页 |
| 4.5 自适应滑模控制 | 第57-63页 |
| 4.5.1 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原理 | 第57页 |
| 4.5.2 控制器设计 | 第57-60页 |
| 4.5.3 仿真结果 | 第60-63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5章 基于智能控制器的误差抑制技术 | 第65-80页 |
| 5.1 模糊控制 | 第66-68页 |
| 5.1.1 模糊逻辑的基本概念 | 第66-67页 |
| 5.1.2 万能逼近定理 | 第67-68页 |
| 5.2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| 第68-75页 |
| 5.2.1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68-69页 |
| 5.2.2 控制器设计 | 第69-72页 |
| 5.2.3 仿真结果 | 第72-75页 |
| 5.3 快速收敛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| 第75-79页 |
| 5.3.1 快速收敛 | 第75页 |
| 5.3.2 控制器设计 | 第75-78页 |
| 5.3.3 仿真结果 | 第78-79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| 6.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80-81页 |
| 6.2 论文创新点 | 第81页 |
| 6.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| 第81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88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