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12-15页 |
1.2.1 美国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研究对象的选取 | 第12-14页 |
1.2.2 中国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研究对象的选取 | 第14-15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3.1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(MOOC) | 第15-16页 |
1.3.2 精品资源共享课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1.4.2 比较研究法 | 第16-17页 |
1.4.3 案例研究法 | 第17页 |
1.4.4 统计分析法 | 第17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| 第17-20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5.2 论文框架 | 第17-20页 |
第2章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文献综述 | 第20-31页 |
2.1 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综述 | 第20-22页 |
2.1.1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出现及发展 | 第20-21页 |
2.1.2 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现状述评 | 第21-22页 |
2.2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(MOOC)与Coursera研究综述 | 第22-27页 |
2.2.1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(MOOC)的源起 | 第22-23页 |
2.2.2 MOOC的成长及Coursera的出现与发展 | 第23-26页 |
2.2.3 Coursera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26-27页 |
2.3 网络开放课程国内外比较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2.4 技术路线及比较维度的确立 | 第28-31页 |
第3章 中美高校网络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 | 第31-59页 |
3.1 教学理念 | 第31-33页 |
3.1.1 Coursera教学理念 | 第31-32页 |
3.1.2 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理念 | 第32-33页 |
3.2 课程资源 | 第33-43页 |
3.2.1 指导资源 | 第35-36页 |
3.2.2 学习资源 | 第36-39页 |
3.2.3 练习测试 | 第39-42页 |
3.2.4 课程资源比较结论 | 第42-43页 |
3.3 课程组织 | 第43-53页 |
3.3.1 课程实施流程 | 第43-44页 |
3.3.2 控制/激励手段 | 第44-45页 |
3.3.3 互动可能性 | 第45-47页 |
3.3.4 实际互动性 | 第47-51页 |
3.3.5 课程组织比较结论 | 第51-53页 |
3.4 学习评价 | 第53-55页 |
3.4.1 Coursera学习评价方式 | 第53-54页 |
3.4.2 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习评价方式 | 第54-55页 |
3.4.3 学习评价比较结论 | 第55页 |
3.5 课程评价机制 | 第55-59页 |
3.5.1 Coursera课程评价机制 | 第55-56页 |
3.5.2 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机制 | 第56-58页 |
3.5.3 评价机制比较结论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比较启示及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建议 | 第59-65页 |
4.1 中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比较启示 | 第59-62页 |
4.1.1 教学理念比较启示 | 第59页 |
4.1.2 课程资源比较启示 | 第59-60页 |
4.1.3 课程组织比较启示 | 第60-61页 |
4.1.4 学习评价比较启示 | 第61页 |
4.1.5 课程评价体制比较启示 | 第61-62页 |
4.2 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建议 | 第62-65页 |
4.2.1 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发资源,提高学习资源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 | 第62页 |
4.2.2 针对在线学习、自主学习优化学习资源 | 第62-63页 |
4.2.3 注重及时更新资源,加强教学团队的引导、组织及个性化服务 | 第63页 |
4.2.4 加强对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,提高互动平台的利用率 | 第63-64页 |
4.2.5 建立多元化、多主体的学习评价体系 | 第64页 |
4.2.6 简化课程评审流程,重视用户的反馈评价,落实应用性评价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8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65-67页 |
5.1.1 论文总结 | 第65-66页 |
5.1.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66页 |
5.1.3 研究的不足 | 第66-67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附录 | 第73-81页 |
附录1:中国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研究样本 | 第73-76页 |
附录2:Coursera课程研究样本 | 第76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