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--空气喷气式发动机论文--燃气涡轮发动机论文--涡轮风扇发动机论文

消旋波瓣混合器的设计及掺混机理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主要符号说明第14-15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1.2 波瓣混合器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1.3 波瓣混合器参数化影响及设计准则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瓣混合器掺混机理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1.5 进口预旋对波瓣混合器的影响第21-24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标第24-25页
第2章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第25-39页
    2.1 同心双环流风洞试验台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环形导流叶栅第27-29页
    2.2 基准波瓣混合器第29-30页
    2.3 试验测量设备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七孔探针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大气压力计和温度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位移机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数据采集系统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测量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 2.5 试验数据处理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总压与静压系数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流向涡与周向涡系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波瓣混合器的性能评估第36-3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3章 数值计算方法第39-49页
    3.1 控制方程方程组第39-40页
    3.2 湍流模型讨论第40-42页
    3.3 求解方案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域与网格划分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湍流模型的选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数值方法验证第45-4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4章 消旋波瓣混合器掺混机理研究第49-79页
    4.1 基准波瓣混合器掺混机理研究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进口预旋对基准波瓣表面气动布局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进口预旋对基准波瓣下游流场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进口预旋对流向涡结构演变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进口预旋对正交涡与总压掺混的影响第53-56页
    4.2 消旋波瓣混合器的设计方法第56-59页
    4.3 消旋波瓣混合器弯角以及几何进出口角的影响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消旋波瓣弯角以及几何进出口角的影响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消旋波瓣中径处气流角对下游涡系以及掺混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4.4 消旋波瓣混合器掺混机理研究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消旋波瓣对波瓣表面气动布局影响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消旋波瓣对流向涡系发展的影响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消旋波瓣对正交涡系与总压掺混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4.5 非设计工况下消旋波瓣混合器流动特性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消旋波瓣对波瓣出口截面气流角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消旋波瓣对喷管出口截面轴向速度系数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消旋波瓣对混合器喷管总压损失和推力的影响第75-7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5章 切凹扇消旋波瓣掺混机理研究第79-97页
    5.1 波瓣混合器切凹扇处理方法第79-80页
    5.2 切凹扇处理对基准波瓣混合器掺混机理研究第80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切凹扇处理对基准波瓣气动布局的影响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切凹扇处理对流向涡结构演变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切凹扇处理对正交涡与总压掺混的影响第85-88页
    5.3 切凹扇消旋波瓣混合器掺混机理研究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切凹扇处理对消旋波瓣气动布局的影响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切凹扇处理对消旋波瓣流向涡的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切凹扇处理对消旋波瓣正交涡与总压掺混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  5.4 非设计工况下切凹扇消旋波瓣混合器流动特性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切凹扇处理对消旋波瓣出口截面气流角的影响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切凹扇处理对波瓣总压损失和推力的影响第94-9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5-97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7-101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97-9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9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7页
致谢第107-109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9页

论文共1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导叶对转涡轮高低压转子盘腔封严引气与流动换热研究
下一篇:包裹内爆炸物检测系统模拟和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