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10页 |
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问题提出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0-16页 |
一、国外研究 | 第10-12页 |
二、国内研究 | 第12-16页 |
第三节 STEM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一、STEM教育 | 第16-18页 |
二、STEM素养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 | 第20-21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20-21页 |
第六节 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对中学化学渗透STEM理念的理论探讨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高中教学中STEM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| 第22-23页 |
一、社会环境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| 第22页 |
二、课程改革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| 第22-23页 |
三、教育对个体发展价值的体现 | 第23页 |
第二节 教学中融入STEM理念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8页 |
一、工程系统方法论 | 第23-24页 |
二、STS教育理论 | 第24-25页 |
三、自我效能理论 | 第25页 |
四、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EM的现状与分析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高中化学中有关STEM渗透的教材资源分析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STEM教育现状的调查 | 第31-37页 |
一、调查目的 | 第31页 |
二、调查对象 | 第31页 |
三、调查内容 | 第31-32页 |
四、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32-37页 |
第三节 高考题目中STEM理念融合情况分析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STEM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步构建 | 第40-48页 |
第一节 跨学科整合的模式 | 第40-42页 |
一、广域课程模式 | 第40-41页 |
二、PBL教学模式 | 第41页 |
三、LBD学习模式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STEM融入化学课程的基本取向 | 第42-44页 |
一、学科知识整合取向 | 第42-43页 |
二、生活经验整合取向 | 第43-44页 |
三、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 | 第44页 |
第三节 STEM融入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 | 第44-48页 |
第四章 基于STEM理念化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| 第48-62页 |
第一节 基于STEM理念的教学设计示例 | 第48-56页 |
一、教学示例一 必修一——海水中提取镁 | 第48-50页 |
二、教学示例二 必修二——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 | 第50-53页 |
三、教学示例三 化学反应原理——自制“自发热贴” | 第53-56页 |
第二节 基于STEM理念的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| 第56-59页 |
一、实施融合STEM理念化学教学的实验研究 | 第56-57页 |
二、基于STEM理念的教学实施访谈分析 | 第57-59页 |
第三节 STEM教育的研究对化学教学改进的策略 | 第59-62页 |
一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| 第60页 |
二、开发关于STEM领域的校本课程及教材 | 第60-61页 |
三、提供课外STEM实践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| 第62-63页 |
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附录 1 | 第64-66页 |
附录 2 | 第66-70页 |
附录 3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