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汉语趋向范畴的跨方言专题研究--基于“起”组趋向词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绪论第11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语趋向范畴的概念与界定第11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趋向范畴的隐喻扩展与概念转移第20-21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第21-22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2-27页
    第五节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第六节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第31-33页
专题一 以方言为本的“起”的多功能性及语义图第33-89页
    前言第33-38页
    第一章 基于普通话的“起”的语义分化与语法化模式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现代汉语“起”的功能界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普通话里“起”的语义分化与语法功能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基于普通话“起”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第43-46页
    第二章 方言里的“起”有别于普通话的语法功能第46-7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表持续态的“起”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作为动相补语或完成体标记的“起”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作为状态补语标记的“起”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作为趋向补语标记的“起”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五节 作为比较标记的“起”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第六节 作为终点介词的“起”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七节 作为先行体标记的“起”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第八节 小结第71-72页
    第三章 “起”的语义关联与语义图构建第72-86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“起”的多功能性与语义关联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“起”的概念空间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成都话和长沙话“起”的语义图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东莞粤语“起”的语义图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五节 温州话“起”的语义图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第六节 济南话“起”的语义图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七节 基于汉语方言的“起”的语义图第84-86页
    专题结语第86-89页
专题二 “起来”专题研究第89-134页
    前言第89-92页
    第四章 “V起来”与“V出来”语义分合的跨方言分析第92-119页
        引言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崇明、海门话里的“V出来”第93-101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“V起来”的语义分化和语法化途径推测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其他方言“V起来”、“V出来”义项的合流与分化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各地方言“V起来”、“V出来”结果义项上的分合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五节 方言类型学视野下“V起来/出来”的语法化模式第115-119页
    第五章 宁波话里表达先行体貌义的“V+带+起来”构式第119-133页
        引言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“V+带+起来”构式义第120-125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话语功能的表达形式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构式成因及认知解释第128-132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小结第132-133页
    专题结语第133-134页
专题三 “V起去”的跨方言比较与“起去”在方言中的演变第134-159页
    前言第134-135页
    第六章 “V起来”、“V起去”的语义分化与不对称第135-14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成都话里的“V起来”与“V起去”第135-13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长沙话等湘语里的“V起来”与“V起去”第138-140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陕西话里的“V起来”与“V起去”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闽南话里的“V起来”与“V起去”第142-146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五节 其他方言里的“V起来”与“V起去”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   第六节 小结第147-148页
    第七章 “起来/起去”句法分布及“起去”的存废第148-15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“起来”、“起去”与其他成分共现的各类语序第148-151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“起来”、“起去”在句法位置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“V起去”结构杂糅与“起去”的消隐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“来”、“去”立足点与“起去”在方言中的存废第154-158页
    专题结语第158-159页
专题四 方言里趋向相关构式的语法化研究第159-187页
    前言第159-161页
    第八章 方言里趋向相关构式的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第161-171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方言里浮现量性特征的趋向构式第161-16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方言里处于语法化连续统中的趋向构式第16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趋向构式隐喻投射而得的俗语第162-166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语法形式规约、不可推导义已逐步固化的构式第166-167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五节 不可推导义需临场推敲、语法化程度较低的构式第167-170页
        第六节 小结第170-171页
    第九章 方言里趋向相关构式的语法化与内在认知机制第171-185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语法与修辞的一体两面性第171-17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原型构式与虚化第172-179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语义扩展与构式整合第179-185页
    专题结语第185-187页
结语第187-192页
    第一节 基本观点与结论第187-190页
    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第190页
    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第190-191页
    第四节 后续思考第191-192页
参考文献第192-205页
后记第205-207页

论文共2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税制、地方财政自主权与经济发展绩效研究
下一篇:非小细胞肺癌驱动突变及预后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