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营养卫生、食品卫生论文--食物的调配、烹饪、运输、保藏与营养论文

莲子采后保鲜过程中酚酸的变化及莲房原花青素的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缩略词第9-16页
第1章 引言第16-27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2 果蔬采后酚酸的变化及其保鲜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酚类化合物与果蔬采后的氧化褐变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果蔬的保鲜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莲子的保鲜第19页
    1.3 原花青素及莲原花青素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原花青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原花青素的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来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价值与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第2章 莲子保鲜方法的优化及保鲜效果评价第27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试剂与实验设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材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设备第28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莲子保鲜剂与处理条件的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感官评价方法第29页
    2.4 结果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保鲜剂种类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物理条件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不同保鲜剂及组合在最优物理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第31-33页
    2.5 讨论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异抗坏血酸、亚硫酸氢钠、苯甲酸、草酸及柠檬酸对莲子保鲜效果较好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热水浸泡处理对莲子保鲜效果显著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异抗坏血酸与亚硫酸氢钠、苯甲酸组合能起到协同保鲜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莲子保鲜过程中酚酸、酚苷及其品质的变化第36-55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6-37页
    3.2 试剂与实验设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材料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设备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最优保鲜方案处理的莲子品质评价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最优保鲜配方处理的莲子在贮藏过程中酚酸的变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莲子在贮藏过程中酚苷变化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统计学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3.4 结果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保鲜过程中莲子的品质变化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莲子在贮藏过程中酚酸的变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莲子在贮藏过程中酚酸及酚苷的变化第47-51页
    3.5 讨论第51-5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4章 莲房原花青素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第55-65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5页
    4.2 试验材料及试剂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设备第55-56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莲房原花青素(LSPC)制备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LSPC提取物结构表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HPLC-ESI-MS检测LSPC中酚酸、黄酮类杂质成分第57-58页
    4.4 结果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各提取及纯化步骤中LSPC纯度及得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LSPC紫外-可见光谱特征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LSPC红外光谱特征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LSPC的HPLC-QTOF-MS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LSPC提取物中酚酸、黄酮类杂质成分第61-63页
    4.5 讨论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AB-8大孔树脂对莲房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纯化作用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HPLC-QTOF-MS鉴定出20种莲原花青素,主要为二聚体和三聚体第63-6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5章 莲房原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第65-72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65页
    5.2 试剂与实验设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试验材料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设备第65-66页
    5.3 实验方法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莲房、山竹果皮、山茶花原花青素的制备与鉴定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莲房、山竹果皮、山茶花原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第66-68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山竹果皮和山茶花原花青素的组成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山竹、山茶花、莲房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第69-70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莲房、山竹果皮、山茶花原花青素提取物组分存在差异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莲房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优于山竹及山茶花原花青素第7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第6章 莲房原花青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第72-81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72页
    6.2 试剂与实验设备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试验材料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设备第73页
    6.3 实验方法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细胞培养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3.1.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3.1.2 细胞培养及传代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原花青素对HUVEC活力的影响(MTT检测)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原花青素对H202处理的HUVEC活力的影响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原花青素对H202处理HUVEC的MDA、SOD和GSH-PX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原花青素对HUVEC的NO和内皮素-1(ET-1)含量的影响第75页
    6.4 结果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H_2O_2处理对细胞形体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原花青素对HUVEC活力的影响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原花青素对HUVEC的MDA、SOD和GSH-PX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原花青素对HUVEC的NO和内皮素-1(ET-1)含量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6.5 讨论第78-80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7章 莲多酚氧化酶和原花青素对红酒陈化的应用第81-98页
    7.1 前言第81-82页
    7.2 试剂与实验设备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试验材料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设备第82页
    7.3 方法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莲多酚氧化酶(PPO)的制备与表征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模拟红酒体系(MWS)中莲PPO催化莲房原花青素的聚合反应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3.2.1 MWS的建立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3.2.2 莲PPO催化MWS中原花青素的聚合反应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PPO催化.MWS过程中的酚类成分变化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PPO催化MWS过程中的莲PPO结构变化测定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5 统计学分析第86页
    7.4 结果第86-94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莲PPO制备与表征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模拟红酒陈化体系(MWS)中酚类化合物的变化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模拟红酒陈化体系(MWS)中莲PPO的变化第94页
    7.5 讨论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7.5.1 莲PPO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,抗逆能力强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7.5.2 莲PPO催化MWS中的原花青素逐渐聚化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7.5.3 莲PPO催化MWS中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7.5.4 莲PPO在催化过程中二级结构发生改变,活性降低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7.5.5 PPO催化原花青素聚化在红酒陈化应用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第97页
    7.6 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98-101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莲子有效的保鲜方法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莲子在优化的保鲜方案处理过程中酚酸、酚苷及其品质的变化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8.1.3 莲房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结构表征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8.1.4 莲PPO制备与表征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5 莲原花青素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保护HUVEC免受H_2O_2损伤作用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6 莲PPO催化模拟红酒体系中原花青素聚合及其在红酒陈化中可能性应用第99页
    8.2 进一步工作方向第99-101页
致谢第101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11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沈阳市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现状调查研究
下一篇:牛结核/布病双重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方法的初步建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