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论 | 第11-16页 |
(一)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 选题的背景 | 第11页 |
2. 选题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2.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 实证分析法 | 第15页 |
2. 比较分析法 | 第15页 |
(四) 论文的创新和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5页 |
2. 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(一) 公共物品的概念及理论 | 第16-18页 |
1. 公共物品的分类及定义 | 第16-17页 |
2. 公共物品的特征 | 第17页 |
3.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 | 第17-18页 |
(二) 基础教育的概念及理论 | 第18-20页 |
1. 基础教育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 基础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(三) 人力资本概念及理论 | 第20-22页 |
1. 人力资本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2. 人力资本与基础教育 | 第21-22页 |
二、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政府供给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| 第22-34页 |
(一) 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政府供给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1. 基础教育状况 | 第22页 |
2. 民族教育状况 | 第22-23页 |
(二) 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政府供给的现状 | 第23-25页 |
(三) 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9页 |
1. 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| 第25-26页 |
2. 政府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| 第26-27页 |
3. 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| 第27-28页 |
4.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| 第28-29页 |
(四) 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政府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4页 |
1. 转型期政府职能的缺失 | 第29-30页 |
2.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 | 第30-31页 |
3. 政府政策的精英价值取向 | 第31-32页 |
4. 分税制对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自身投入能力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三、国外基础教育供给机制的经验借鉴 | 第34-37页 |
(一) 美国基础教育的供给 | 第34-35页 |
(二) 日本的基础教育供给 | 第35页 |
(三) 印度的基础教育供给 | 第35-37页 |
四、完善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政府供给的对策分析 | 第37-43页 |
(一) 提高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总量 | 第37-38页 |
(二) 提高基础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| 第38-39页 |
1.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| 第38页 |
2. 改进预算管理体制 | 第38-39页 |
(三) 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 | 第39-40页 |
(四) 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的供给模式 | 第40-41页 |
1. 转变政府职能,合理调节政府的经济活动 | 第40-41页 |
2. 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教育,充分调动私人部门积极性 | 第41页 |
3. 大力扶持非营利部门的发展 | 第41页 |
(五) 逐步取消重点学校,保障基础教育公平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