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不同治理模式下专利池的创新效率研究--以MPEG-2和DVD6C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专利池的定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专利池的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5 主要创新点第19-20页
第2章 专利池治理模式分析第20-27页
    2.1 专利池治理模式介绍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专利池治理模式内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专利池治理模式的分类第20-22页
    2.2 专利池治理的发展动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专利丛林”困境的出现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许可程序的复杂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专利纠纷的增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技术产业化的需求第22-23页
    2.3 专利池权力与利益分配模式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专利池是否对外许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管理者的性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入池协议是否透明化第25-27页
第3章 不同治理模式下专利池的创新效率研究第27-34页
    3.1 专利池的创新效率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专利池创新效率的内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专利池创新效率的评价标准第27-30页
    3.2 专利池权力与利益分配模式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专利池是否对外许可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管理者的性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入池协议是否透明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第32-34页
第4章 基于MPEG-2和DVD6C的案例研究第34-51页
    4.1 案例研究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研究对象遴选依据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方法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相关数据来源第35页
    4.2 MPEG-2和DVD6C专利池介绍第35-36页
    4.3 MPEG-2和DVD6C权力与利益分配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 4.4 MPEG-2和DVD6C专利池创新效率的评价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专利质量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专利更新能力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成员创新能力第41-44页
    4.5 MPEG-2和DVD6C权力与利益分配模式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数据样本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回归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4.6 MPEG-2和DVD6C权力与利益分配模式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4.7 研究结论第50-51页
第5章 对策建议第51-53页
    5.1 企业层面的建议第51页
    5.2 国家层面的建议第51-53页
结论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附录 A MPEG-2专利池专利指标情况(美国地区)第60-66页
附录 B DVD6C专利池专利指标情况(美国地区)第66-70页
附录 C MPEG-2专利池成员专利年增量(美国地区)第70-73页
附录 D DVD6C专利池成员专利年增量(美国地区)第73-75页
附录 E DW检验表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T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CEO过度自信对公司盈余平滑行为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