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4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 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研究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| 第9页 |
2. 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研究是澄清其本质和内在价值的需要 | 第9-10页 |
3. 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研究是保证儿童探究权利的需要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 为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研究提供“儿童的视角” | 第11页 |
2. 为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研究提供跨学科的视角 | 第11页 |
3. 丰富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价值认识 | 第11-12页 |
(三) 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1. 儿童 | 第12-13页 |
2. 儿童作为研究者 | 第13-14页 |
一、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(一)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实践形态 | 第14-18页 |
1. 杜威学校中的“主动作业” | 第14-15页 |
2. “学科结构运动”中的“探究学习” | 第15-16页 |
3. 中国的“研究性学习”和“探究式学习” | 第16页 |
4. 美国“基于问题的学习”和“项目式”学习 | 第16-17页 |
5. 瑞吉欧“儿童基于工作坊的生活研究” | 第17页 |
6. 欧洲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项日 | 第17-18页 |
(二)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实践困境之已有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 游走于“缺乏研究资料”和“资料堆积”之间 | 第18页 |
2. 停留于“不知如何研究”和“技术操练” | 第18-19页 |
3. 局限于“身体活动”和“学科训练” | 第19页 |
4. 忽略对儿童研究过程的评价 | 第19页 |
(三)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实践突围之已有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 儿童开展研究内容的生活化 | 第19-20页 |
2. 儿童开展研究方法的参与性 | 第20页 |
3. 儿童开展研究资源的“信息化”和“本土化” | 第20-21页 |
4. 评价儿童开展研究的多样化 | 第21页 |
(四) 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之已有研究的评论 | 第21-24页 |
1. 缺乏基于“儿童”视角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 不同学科间的研究缺乏整合 | 第22页 |
3. 缺乏自然情境下的原始资料 | 第22-24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24-30页 |
(一) 研究问题 | 第24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24-30页 |
1. 文献研究法 | 第24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24-29页 |
3. 观察法 | 第29-30页 |
三、调查结果 | 第30-56页 |
(一)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实施的客观现状 | 第30-43页 |
1. 研究主题确定的现状 | 第30-35页 |
2. 研究活动开展的现状 | 第35-39页 |
3. 研究结果展示和评价的现状 | 第39-41页 |
4. 与社会合作的现状 | 第41-43页 |
(二) 教师和儿童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主观认识 | 第43-56页 |
1. 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特点认识 | 第43-47页 |
2.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目的和价值认识 | 第47-51页 |
3. 儿童和教师对困境的认知 | 第51-56页 |
四、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56-67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56-61页 |
1. 教师对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内在价值认识存在误区 | 第56-58页 |
2.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挑战 | 第58-59页 |
3. 儿童开展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有限 | 第59页 |
4. “儿童作为研究者”的外部支持不足 | 第59-61页 |
(二) 研究建议 | 第61-67页 |
1. 尊重儿童研究的内在价值,倾听儿童的声音 | 第61-62页 |
2. 教师通过反思性实践构建“儿童的研究课程” | 第62-63页 |
3. 灵活设置儿童开展研究的时间和空间,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| 第63-64页 |
4. 构筑儿童研究的外部支持系统,营造学习共同体 | 第64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附录A | 第73-75页 |
附录B | 第75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