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导论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框架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| 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0页 |
| ·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营销策略的研究 | 第14-29页 |
| ·国外理论界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7页 |
| ·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进展 | 第27-29页 |
| ·对上述相关理论的评价 | 第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格林伟迪公司接入网产品业务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0-48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概况 | 第30-33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发展历程 | 第30-32页 |
| ·格林伟迪组织机构 | 第32-33页 |
| ·格林伟迪生产能力简介 | 第33-35页 |
| ·产品和产能 | 第33页 |
| ·质量保证体系 | 第33页 |
| ·外协实际情况概述 | 第33-34页 |
| ·生产过程控制 | 第34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生产本部 | 第34-35页 |
| ·ISO9000、5S | 第35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我国接入网市场状况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"全业务运营"时代接入网发展的新挑战 | 第36页 |
| ·语音和宽带业务接入 | 第36页 |
| ·接入网的概念 | 第36-44页 |
| ·我国接入网的概况 | 第37页 |
| ·接入网技术及特点 | 第37-41页 |
| ·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41-42页 |
| ·我国接入网行业竞争分析 | 第42页 |
| ·五力模型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营销管理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研发及技术实力分析 | 第45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生产运作能力分析 | 第45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的SWOT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的优势 | 第46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的劣势 | 第46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的机会 | 第46-47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面临的威胁 | 第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4章 格林伟迪公司市场营销战略选择分析 | 第48-51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近四年的销售和利润情况 | 第48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市场营销战略 | 第48-49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营销战略目标 | 第49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的细分市场定位及目标市场选择 | 第49-50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市场细分 | 第49-50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目标市场选择 | 第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5章 格林伟迪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及营销绩效管理建议 | 第51-59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价格策略 | 第51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的服务营销策略 | 第51-53页 |
| ·产品质量 | 第51-52页 |
| ·维修服务 | 第52页 |
| ·技术支持服务 | 第52页 |
| ·工程服务 | 第52页 |
| ·800热线 | 第52-53页 |
| ·售后技术支持 | 第53页 |
| ·方案建议服务 | 第53页 |
| ·培训服务 | 第53页 |
| ·巡检服务 | 第53页 |
| ·备件服务 | 第53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产品策略 | 第53-54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关系营销策略 | 第54-56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营销费用预算管理建议 | 第56-57页 |
| ·格林伟迪公司营销人员绩效管理建议 | 第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9-61页 |
| ·论文结论及主要观点回顾 | 第59页 |
| ·论文的收获与不足 | 第59页 |
| ·展望与启示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