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1-23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(二)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三)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2.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3.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| 第18页 |
(四)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1.小学高年级 | 第18-19页 |
2.数学家庭作业 | 第19页 |
3.作业优化设计 | 第19-20页 |
(五)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文献研究法 | 第20页 |
2.问卷调查法 | 第20页 |
3.访谈法 | 第20页 |
4.案例分析法 | 第20页 |
(六)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1.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多元智力理论 | 第21页 |
3.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21-23页 |
一、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现状调查 | 第23-34页 |
(一)调查设计与实施 | 第23-25页 |
1.调查目的 | 第23页 |
2.调查对象 | 第23页 |
3.调查内容 | 第23-24页 |
4.调查实施 | 第24-25页 |
(二)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5-34页 |
1.小学高年级大部分学生都对数学感兴趣,对待数学家庭作业的态度比较认真1.小学高年级大部分学生都对数学感兴趣,对待数学家庭作业的态度比较认真 | 第25-26页 |
2.许多学生认为做作业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 | 第26-27页 |
3.家庭作业的类型基本都是书面作业 | 第27-28页 |
4.家庭作业内容主要是练习册 | 第28页 |
5.每天布置两项以上数学家庭作业 | 第28-30页 |
6.家庭作业难度适中 | 第30-32页 |
7.教师与学生对待作业错题的做法有所不同 | 第32-33页 |
8.教师批改作业以“全批全改”为主要方式 | 第33-34页 |
二、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8页 |
(一)家庭作业功能定位单一 | 第34页 |
(二)家庭作业类型单一 | 第34页 |
(三)家庭作业内容忽视学生感受 | 第34-35页 |
(四)家庭作业数量较多 | 第35-36页 |
(五)作业难度“一刀切” | 第36页 |
(六)学生不重视作业中错题 | 第36页 |
(七)批改作业的主体单一 | 第36-38页 |
三、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8-41页 |
(一) 学校方面 | 第38-39页 |
1.应试环境下过于追求“掌握知识” | 第38页 |
2.受固有作业观的影响,忽视对作业设计有效管理 | 第38-39页 |
(二) 教师方面 | 第39-40页 |
1.教师没有转变作业观念 | 第39页 |
2.忽视学生在作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| 第39-40页 |
(三)家长对于分数的过分关注 | 第40页 |
(四)学生对作业活动的反馈效果不理想 | 第40-41页 |
四、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探究 | 第41-53页 |
(一)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| 第41-44页 |
1.主体性原则 | 第41-42页 |
2.分层性原则 | 第42页 |
3.发展性原则 | 第42-43页 |
4.多样性原则 | 第43-44页 |
(二)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| 第44-53页 |
1.综合定位作业功能 | 第44页 |
2.多元化设计作业类型 | 第44-46页 |
3.科学设计作业内容 | 第46-49页 |
4.分层设计作业数量和难度 | 第49-50页 |
5.注重作业中错题的价值 | 第50-51页 |
6.作业批改和评价多样化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一:学生调查问卷 | 第56-58页 |
附录二:教师访谈提纲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附: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