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一部分 前言 | 第8-28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(一) 基于对现实的反思 | 第8页 |
(二) 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 | 第8-9页 |
(三) 基于合适的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21页 |
(一) 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4页 |
(二) 幼儿园美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9页 |
(三) 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(四) 校外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(五)对本研究的成文方式有启示的相关研究 | 第21页 |
四、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(一) 课程 | 第21-22页 |
(二) 课程设计 | 第22-23页 |
(三)课程实施 | 第23页 |
(四) 美术教育机构 | 第23页 |
五、研究方法与过程 | 第23-28页 |
(一) 研究的基本框架 | 第23-24页 |
(二) 研究方法的确立 | 第24-25页 |
(三) 研究对象的选取 | 第25-26页 |
(四) 研究过程及方法 | 第26-28页 |
第二部分 A美术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 | 第28-40页 |
一、A美术教育机构的发展历程:艰难创业路 | 第28-29页 |
二、A美术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:"照儿童的意思去做,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" | 第29-33页 |
三、A美术教育机构的物质环境:强调丰富与自然 | 第33-37页 |
四、A美术教育机构的师资情况:"教育"与"艺术"资本 | 第37-40页 |
第三部分 A美术教育机构课程的设计 | 第40-65页 |
一、谁在设计? | 第40-44页 |
(一)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 | 第40-43页 |
(二) 儿童是课程的参与设计者 | 第43-44页 |
二、设计了什么? | 第44-57页 |
(一) 设计课程目标:体现美术特色 | 第44-49页 |
(二) 选择课程的内容:注重欣赏艺术大师作品 | 第49-54页 |
(三) 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:在原有模式上灵活调整 | 第54-57页 |
三、如何设计? | 第57-62页 |
(一) 从校长开始 | 第58-59页 |
(二) 从讨论到教学活动的确定 | 第59页 |
(三) 从教学活动的确定到写教案 | 第59-60页 |
(四) 从教案到磨课 | 第60-62页 |
四、如何评价? | 第62-65页 |
(一) 对设计方案的评价 | 第62-63页 |
(二) 对儿童的评价 | 第63-65页 |
第四部分 A美术教育机构课程的实施 | 第65-88页 |
一、如何实施? | 第65-73页 |
(一)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否遵从于"原计划"? | 第70-71页 |
(二) 发现儿童的需要,善于打破原计划 | 第71-73页 |
二、课程实施的策略有哪些? | 第73-81页 |
(一) 师生平等,注重对话 | 第73-75页 |
(二) 创设情景,注重体验 | 第75-76页 |
(三) 技能支持,注重探索 | 第76-77页 |
(四) 个别指导,注重评价 | 第77-81页 |
三、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哪些? | 第81-83页 |
(一) 课堂教学活动 | 第81页 |
(二) 户外写生活动 | 第81页 |
(三) 区域活动 | 第81-82页 |
(四) 艺术展 | 第82页 |
(五) 亲子艺术活动 | 第82-83页 |
四、课程实施效果的如何? | 第83-88页 |
(一) 教师如何反思课程实施的效果 | 第83-84页 |
(二) 家长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 | 第84-88页 |
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反思 | 第88-93页 |
一、结论 | 第88-90页 |
(一) A美术教育机构课程设计的特点 | 第88-89页 |
(二) A美术教育机构课程实施的特点 | 第89页 |
(三) A美术教育机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89-90页 |
二、反思 | 第90-93页 |
(一) 对本研究的反思 | 第91页 |
(二) 对研究者自身的反思 | 第91-93页 |
附录: A美术教育机构的相关图片 | 第93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0页 |
后记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