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3页 |
三、研究思路、方法与可取之处 | 第13-14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(三)研究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传统美德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14-21页 |
一、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| 第14-17页 |
(一)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 | 第14页 |
(二)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(三)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| 第16-17页 |
二、高中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(一)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及内容 | 第17-18页 |
(二)高中历史教学是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| 第18页 |
三、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及作用 | 第18-21页 |
(一)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(二)重要作用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现状及分析 | 第21-31页 |
一、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(一)传统美德教育意识淡薄 | 第21页 |
(二)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有待完善、挖掘 | 第21页 |
(三)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有待改进 | 第21-22页 |
(四)缺乏有效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机制 | 第22页 |
二、成因分析 | 第22-24页 |
(一)社会环境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(二)教育观念的影响 | 第23页 |
(三)学校内部缺乏足够的重视 | 第23页 |
(四)教师地位、素质有待提升 | 第23-24页 |
(五)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| 第24页 |
三、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路径 | 第24-31页 |
(一)转变观念、身体力行,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| 第24-27页 |
(二)改进历史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| 第27-28页 |
(三)整合传统美德教育社会资源 | 第28-29页 |
(四)完善传统美德教育监督评价机制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| 第31-47页 |
一、《政治文明历程》与传统美德的结合 | 第31-36页 |
二、《经济成长历程》与传统美德的结合 | 第36-41页 |
三、《文化发展历程》与传统美德的结合 | 第41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