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半导体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材料论文

金属/石墨烯/4H-SiC接触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2页
    1.2 SiC欧姆接触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第14-16页
2 SiC欧姆接触相关理论及计算方法第16-34页
    2.1 SiC欧姆接触理论第1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金属与SiC接触的相关参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肖特基势垒形成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肖特基势垒的影响因素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欧姆接触的形成机制及形成条件第25-27页
    2.2 金属/石墨烯/4H-SiC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计算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VASP下的计算过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能带补偿方法计算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局域态密度计算第31-3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3 金属/石墨烯/4H-SiC界面模型第34-46页
    3.1 结构选取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SiC结构的选取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石墨烯结构的选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金属结构的选取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金属/石墨烯/SiC结构的搭建第40-41页
    3.2 VASP参数测试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交换关联泛函的选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平面波截断能的选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k空间网格取样第44-45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4 金属/石墨烯/4H-SiC的肖特基势垒高度及界面性质分析第46-60页
    4.1 金属/石墨烯/SiC计算的准确性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优化后的结构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晶格失配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4.2 金属/石墨烯/Sic的肖特基势垒降低量计算结果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肖特基势垒高度降低量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肖特基势垒降低量与金属功函数的关系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局域态密度方法验证第52-54页
    4.3 肖特基势垒偏移量的影响因素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界面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金属诱导界面态的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C原子对肖特基势垒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航班协同决策系统的研究和实现
下一篇:基于UNITY WEB3D虚拟校园的设计和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