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轨迹与艺术特征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节 论题的来源和选题的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艺术歌曲的概念及欧洲艺术歌曲发展概况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欧洲艺术歌曲发展概况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轨迹 | 第16-31页 |
第一节 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艺术歌曲的发展 | 第16-22页 |
一、学堂乐歌的产生 | 第16-17页 |
二、中国艺术歌曲的萌芽起步阶段 | 第17-20页 |
三、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成熟阶段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建国后至文革前艺术歌曲的发展 | 第22-25页 |
一、艺术歌曲在建国后十七年的发展 | 第22-24页 |
二、文革时期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今艺术歌曲的发展 | 第25-31页 |
一、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 | 第26-28页 |
二、尚德义的艺术歌曲创作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| 第31-40页 |
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特征 | 第31-36页 |
一、题材内容的民族化 | 第31-33页 |
二、旋律创作中的民族化 | 第33-35页 |
三、声乐表现中的民族化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时代性特征 | 第36-40页 |
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影响 | 第40-48页 |
第一节 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促进了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促进和发展了声乐演唱技术 | 第43-48页 |
一、有利于咬字吐字以及呼吸的训练 | 第43-45页 |
二、有利于歌唱者情感的培养 | 第45-46页 |
三、有助于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录 | 第5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