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成人教育、业余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成人教育与业余教育概况论文

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缘起、目的及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缘起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新型城镇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失地农民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城市融入第22页
    1.4 研究设计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方法第24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重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难点第25页
    1.6 研究的创新点第25-26页
第2章 理论基础第26-31页
    2.1 新型城镇化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2.2 成人教育学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布迪厄资本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2.4 城市融入理论第29-31页
第3章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个案呈现第31-44页
    3.1 李兰的生活故事——“无根的浮萍”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“住上楼,开销高”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“各种不方便”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“跟城里人差距大”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王彩霞的生活故事——“野百合的春天”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“租房生活的不适”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“搬入新家的兴奋”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“加入社区艺术团的改变”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“参加社区教育的充实”第34-35页
    3.3 李传海的生活故事——“老黄牛的迷茫”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“失地苦恼”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“建筑工过渡”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“未来的担忧”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张栋梁的生活故事——“志在千里的老骥”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“近水楼台得不到月”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“差强人意的生活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“零散工作打发时间”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“到国外务工淘金”第38-39页
    3.5 孔新的生活故事——“奋斗的蝼蚁”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“生活质量提高”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“难有结余的生活”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“不断摸索新工作”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“渴求教育培训”第41页
    3.6 张永的生活故事——“前行中的蜗牛”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“从打工仔到美发师的艰辛”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“拆迁带来的机遇”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“不断充电”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“渐渐融入城市生活”第43-44页
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44-56页
    4.1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状况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经济生活方面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心理适应方面第47-48页
    4.2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经济资本因素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人力资本因素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社会资本因素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文化资本因素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心理资本因素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制度因素第54-56页
第5章 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策略第56-66页
    5.1 发展学历教育,提高学历层次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引导转变传统观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践行“宽进严出”的理念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第57-58页
    5.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提升就业能力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确立“学历+技能”的培养目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校企合作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培训内容彰显“短、平、快”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多方参与考核评价第59-60页
    5.3 加强创业培训,拓展就业途径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创业引导培训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创业技能培训第60-61页
    5.4 开展城市适应性教育,促进全方位转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实施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教育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开展社会交往教育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注重身心健康教育第62页
    5.5 整合教育资源,营造终身学习平台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加强与学校机构的合作第64页
    5.6 发挥导向作用,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第64-66页
结语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附录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聚多巴胺的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在样品预处理方面的应用
下一篇:宽筛分流态化过程的强化与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