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“这”的回指表现及其可及性特征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零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0.1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0.2 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回指的研究述评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指示代词的研究述评第15-18页
    0.3 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语料来源第19-20页
第一章“这”的句法功能考察第20-30页
    1.1“这”的句法功能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作定语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作主语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作宾语第24-25页
    1.2“这”的先行语性质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先行语为名词性短语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先行语为动词性短语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先行语为小句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先行语为语篇内容的变体第28-29页
    1.3 小结第29-30页
第二章“这”的回指表现第30-47页
    2.1 可及性理论简介第30-31页
    2.2“这”的可及性考察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“这”回指的间隔距离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“这”回指的显著性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“这”回指的竞争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“这”回指的一致性第36-38页
    2.3“这”单独使用时的回指确认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篇章中的主题管理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使用于无名词短语间隔环境中的“这”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使用于其他篇章环境中的“这”第43-46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第47-63页
    3.1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间隔距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显著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一致性第49-50页
    3.2 基于句法位置的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考察第5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语位置上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宾语位置上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定语位置上“这”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第59-62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“这”和“此”的比较第63-75页
    4.1 语法平面的比较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句法功能比较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组合形式比较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语法意义比较第65-69页
    4.2 语用平面的比较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区别功能的比较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承接功能的比较第71-74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74-75页
第五章 结语第75-76页
    5.1 本文主要观点第75页
    5.2 本文的不足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、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81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半焦孔隙结构特征及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乳腺癌患者身体意象与关系量表的跨文化调适及适用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