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焦孔隙结构特征及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课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煤的气化原理及影响因素 | 第10-16页 |
1.2.1 煤焦气化反应过程分析 | 第10页 |
1.2.2 煤的气化反应机理 | 第10-12页 |
1.2.3 煤焦的反应性 | 第12页 |
1.2.4 煤焦气化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2-15页 |
1.2.5 煤炭气化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半焦的发展 | 第16-19页 |
1.3.1 半焦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2 半焦生产的主要炉型 | 第18-19页 |
1.3.3 半焦的生产工艺 | 第19页 |
1.4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9-21页 |
2 半焦和焦炭孔隙结构研究 | 第21-39页 |
2.1 样品制备及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1.1 样品制备 | 第21页 |
2.1.2 样品的工业和元素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2 压汞法 | 第23-29页 |
2.2.1 压汞仪的工作原理 | 第23-24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2.3 半焦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2.4 焦炭的测定结果的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3 低温氮气吸附法 | 第29-36页 |
2.3.1 氮气吸附法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3.2 实验测定结果及分析 | 第30-36页 |
2.4 小结 | 第36-39页 |
3 半焦和焦炭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 | 第39-55页 |
3.1 粒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3.1.1 实验条件 | 第39-40页 |
3.1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2 CO_2气体流量对半焦气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2.1 实验条件 | 第46页 |
3.2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3 升温速率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3.3.1 实验条件 | 第48-49页 |
3.3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9-52页 |
3.4 小结 | 第52-55页 |
4 半焦-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| 第55-69页 |
4.1 常用的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| 第55-57页 |
4.2 动力学参数 | 第57-64页 |
4.2.1 等转化率法 | 第57-58页 |
4.2.2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| 第58-62页 |
4.2.3 微分法求反应活化能 | 第62-64页 |
4.3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推断 | 第64-67页 |
4.3.1 y(a)函数的定义 | 第65页 |
4.3.2 最概然函数的推断 | 第65-67页 |
4.4 小结 | 第67-69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5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5.2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攻读硕士论文取得的成果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