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信息文化视野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变革研究

中文提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0页
绪论第10-17页
 一、研究的缘起第10-13页
 二、研究对象与理论支撑第13-14页
 三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页
 四、文献综述第14-17页
第一章 寻根: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历史回顾第17-24页
 第一节 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的时代意蕴第17-18页
 第二节 建国以来教学大纲古典诗歌录选情况与特点第18-21页
  一、初步建立高中诗歌教学体系(1956—1958 年)第19页
  二、因“工具性”缺乏而遭到时代的冷遇(1963 年—文革前)第19-20页
  三、在艰难转折与重新整合中呼唤诗性的回归(1978—1999 年)第20页
  四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焕发新的生机(2000 年至今)第20-21页
 第三节 传统诗歌教学方式的规律与启示第21-24页
  一、传统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第21-22页
  二、强调体验性是诗歌教学的必由之路第22-24页
第二章 问今: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考察及文化归因第24-35页
 第一节 当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第25-27页
  一、高中师生古典诗歌阅读积累量与质的缺乏第25-26页
  二、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过度理性化倾向第26页
  三、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个性的缺失第26-27页
 第二节 当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困境的文化归因第27-31页
  一、古典诗歌兴衰的历史沿革第27-29页
  二、信息时代古典诗歌教学面临的新挑战第29-31页
 第三节 信息时代语文教学变革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特征第31-35页
  一、理论支撑第31-33页
  二、实践特征第33-35页
第三章 思变:信息文化视野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变革实践初探第35-49页
 第一节 信息技术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整合的必要性第35-37页
  一、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35-36页
  二、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信息技术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工具性整合第37-43页
  一、音画并举,感知诗境之美第37-39页
  二、含英咀华,体味语言之美第39-41页
  三、低吟浅唱,感悟韵律之美第41-43页
 第三节 信息技术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人文性整一一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探究式教学实例研究第43-49页
  一、教学目标第43-44页
  二、教学设想第44页
  三、教学准备第44页
  四、教学过程第44-47页
  五、拓展学习第47-49页
结束语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附录第53-54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教科研成果第54-55页
后记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
下一篇: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