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--构词法论文

现代汉语构词计量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9页
英文摘要(Abstract)第9-14页
致谢第15-23页
缩略语表第23-24页
1 引言第24-43页
    1.1 汉语构词研究评述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作为研究对象的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要的研究领域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传统汉语构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8-31页
    1.2 基于真实语料并采用计量方法的汉语构词研究新路向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使用的汉语构词观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新路向涉及的语言单位:字和词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语言使用的层级与新路向的工作面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汉语构词研究的复杂网络观和概率配价观第38-40页
    1.3 研究问题第40-43页
2 材料与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2.1 语料来源第43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简介第43-46页
3 字-字同现关系的统计特征与字的构词趋势第46-107页
    3.1 字的构词趋势的量化定义第46-48页
    3.2 字-字同现关系的统计特征与字的自由/粘着性的关系假设第48-49页
    3.3 同现字丰富程度的复杂网络计量指标第49-61页
    3.4 字在单侧的同现字丰富程度与自由/粘着性的关系第61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本的统计结果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字在单侧的自由/粘着性与频数效应的关系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字-字同现对的相对频数与构词之间的关系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偏离主趋势的部分字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字在单侧的同现字丰富程度与构词偏好的关系第76-79页
    3.5 字的整体同现字丰富程度与字的整体自由/粘着性第79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双侧同现字丰富程度的比较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整体同现字丰富程度与整体自由/粘着性的关系第83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双侧同现字丰富程度指标无法涵盖的字第91页
    3.6 字在双侧的同现字丰富程度与字的定位性第91-94页
    3.7 字在单侧同现字丰富程度的动态变化与自由/粘着性的关系第9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字单侧度的变化趋势第95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字单侧熵的变化趋势第100-105页
    3.8 小结第105-107页
4 字的构词能产性的定量特征第107-136页
    4.1 构词能产性的本质和计量指标第107-108页
    4.2 字在单侧的过往构词能产性第108-115页
    4.3 字的整体过往构词能产性第115-119页
    4.4 基于一频次词的当前构词能产性分析第119-12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本的统计结果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词缀/类词缀的当前构词能产性第124-128页
    4.5 基于全部词频的当前构词能产性计量指标第128-131页
    4.6 过往与当前构词能产性的关系第131-133页
    4.7 字的构词能产性的认知观第133-135页
    4.8 小结第135-136页
5 二字词的形成机制第136-161页
    5.1 假设的提出第136-140页
    5.2 初次提取的结果第140-146页
    5.3 后续提取的结果第146-152页
    5.4 基于小样本语料的提取结果第152-154页
    5.5 汉语二字词的形成机制第154-159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159-161页
6 结论第161-166页
参考文献第166-177页
附录1第177-216页
附录2第216-255页
附录3第255-260页
附录4第260-265页
附录5第265-269页

论文共2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TA-6和S3307对大豆花荚脱落的调控
下一篇:基于BioHashing的指纹模板保护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