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管理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1 引言第19-3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建筑供应链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供应链整合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供应链整合绩效测度第29-3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结构第33-35页
2 基础理论与方法第35-49页
    2.1 基础理论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整合管理理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风险管理理论第39-40页
    2.2 基本方法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结构方程模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遗传算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Shapley值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6-4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及其整合动因分析第49-73页
    3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的结构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的特征第52-54页
    3.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的现状与功能诉求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现状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的功能诉求第60-62页
    3.3 基于SEM的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动因分析第62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结构模型的构建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测量模型与问卷设计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第68-7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4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机制设计第73-105页
    4.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模式第73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整合的主导力量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整合的组织形式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整合的主要内容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整合的实现过程第77-81页
    4.2 合作伙伴选择与组合决策机制第81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第82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遗传算法的合作伙伴组合优化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合作伙伴的动态维护策略第94-96页
    4.3 基于修正Shapley值的二阶段收益分配机制设计第96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收益的形成机理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修Shapley值的二阶段收益分配模型构建第97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算例分析第101-10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03-105页
5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过程管理第105-139页
    5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过程管理目标与关键要素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整合过程管理的目标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整合过程管理的关键要素第106-109页
    5.2 基于BIM的信息共享机制第109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内容和传递模式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于BIM的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的保障策略第116-117页
    5.3 基于QFD的最终客户需求响应第117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客户需求信息的获取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客户需求信息的分析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客户需求向技术需求的转化第123-127页
    5.4 考虑主体差异的风险管理第12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风险清单第127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引入主体差异因子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第133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风险控制策略第137-13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38-139页
6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测度方法第139-163页
    6.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测度的内涵、目的与思路第139-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测度的内涵第13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的目的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的测度思路第140-141页
    6.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第141-1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指标初选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最终指标体系的确定第145-153页
    6.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绩效测度第153-15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测度结果的确定第155-157页
    6.4 实证分析第157-16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样本选择与分析第157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样本供应链整合管理绩效测度第158-16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测度结果与改进建议第160-161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61-163页
7 结论与展望第163-167页
    7.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63-16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论文主要工作第163-16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论文创新点第164-16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65-167页
参考文献第167-173页
附录A第173-177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7-181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1页

论文共1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
下一篇: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