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约翰·亚当斯:继承与发展之路 | 第12-34页 |
第一节 亚当斯创作背景:简约音乐及发展 | 第13-26页 |
一、产生背景 | 第13-18页 |
二、艺术特征 | 第18-20页 |
三、主要人物及代表作品 | 第20-23页 |
四、简约音乐的发展 | 第23-26页 |
第二节 亚当斯及其音乐创作 | 第26-31页 |
一、经历 | 第26-28页 |
二、四个创作期 | 第28-31页 |
第三节 三部代表作:《黄金城》、《天真伤感之乐》、《轮回之魂》 | 第31-33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情感之潮——亚当斯的旋律与和声 | 第34-89页 |
第一节 旋律特征 | 第35-77页 |
一、自然音旋律 | 第36-54页 |
二、《音阶与旋律模式大全》的旋律 | 第54-63页 |
三、十二音旋律 | 第63-73页 |
四、旋律形态 | 第73-77页 |
第二节 和声特征 | 第77-88页 |
一、移位形态 | 第78-80页 |
二、动机形态 | 第80-84页 |
三、转换形态 | 第84-88页 |
第三节 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三章 韵律之态——亚当斯的节奏与对位 | 第89-107页 |
第一节 复合节奏 | 第90-99页 |
一、二重复合节奏 | 第90-93页 |
二、三重复合节奏 | 第93-96页 |
三、多重复合节奏 | 第96-99页 |
第二节 对位技法 | 第99-106页 |
一、对比形态的线性对位 | 第100-103页 |
二、模仿形态的线性对位 | 第103-106页 |
第三节 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第四章 色彩之魂——亚当斯的织体与配器 | 第107-170页 |
第一节 编制及特点 | 第107-112页 |
一、简约音乐编制发展概况 | 第108-109页 |
二、亚当斯三部代表作的编制及特征 | 第109-112页 |
第二节 主调织体配器特征 | 第112-136页 |
一、前景音色配器 | 第113-125页 |
二、背景音色配器 | 第125-136页 |
第三节 复调织体配器特征 | 第136-149页 |
一、对比复调配器 | 第136-142页 |
二、模仿复调配器 | 第142-149页 |
第四节 其它织体配器特征 | 第149-161页 |
一、层分化配器 | 第149-158页 |
二、静态化配器 | 第158-161页 |
第五节 亚当斯与后现代思维 | 第161-169页 |
一、拼贴 | 第161-163页 |
二、复合风格 | 第163-165页 |
三、新浪漫主义 | 第165-166页 |
四、电声、电子技术与媒体音乐 | 第166-169页 |
第六节 小结 | 第169-170页 |
结语 | 第170-174页 |
附录 | 第174-1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6-181页 |
后记 | 第1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