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师生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6页 |
| ·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内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的理论分析 | 第18-27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| 第18-21页 |
| ·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| ·高职院校师生关系 | 第19-20页 |
| ·高职生态型师生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·高职生态型师生关系的要素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·高职学生的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高职的社会因素 | 第22-23页 |
| ·网络环境的因素 | 第23-24页 |
| ·高职院校生态型师生关系的特性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·高职师生的主体角色多样性 | 第24页 |
| ·高职教学的动态开放性 | 第24-25页 |
| ·高职师生发展的协同共生性 | 第25-26页 |
| ·高职师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性 | 第26-27页 |
| 第3章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3页 |
| ·调查说明 | 第27-28页 |
| ·调查对象 | 第27页 |
| ·调查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8-38页 |
| ·问卷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分布表 | 第28页 |
| ·高职院校师生交往的总体情况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教师角色多样性调查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师生动态互动性调查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·师生协同共生性调查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·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性调查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·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的归因分析 | 第38-43页 |
| ·社会方面的因素 | 第38-40页 |
| ·学校方面的因素 | 第40-41页 |
| ·教师方面的因素 | 第41-43页 |
| 第4章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优化策略思考 | 第43-49页 |
| 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构建富有活力的师生关系 | 第43-45页 |
| ·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,主动形成新的师生关系 | 第43页 |
| ·加强校企合作,形成多元化的师生关系 | 第43-44页 |
| ·改善教学方式,丰富师生关系 | 第44页 |
| ·建立多元评价机制,改善师生关系 | 第44-45页 |
| ·转变师生交流方式,增进师生交流 | 第45-46页 |
| ·师生交流内容的转变 | 第45-46页 |
| ·师生交流技巧的改进 | 第46页 |
| ·师生交流情感的构筑 | 第46页 |
| ·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 | 第46-49页 |
| ·开设第二课堂活动,增强师生交流的频度和深度 | 第47页 |
| ·支持和引导技能大赛和竞赛,促进师生交流 | 第47页 |
| ·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纽带作用,推进学生综合管理 | 第47-49页 |
| 结语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-55页 |
| 附录1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| 第55-58页 |
|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| 第58-59页 |
|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