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问题与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3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工程概况 | 第13-16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管线情况 | 第14页 |
·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地铁车站施工项目质量概念与特点及原则、内容、目标、流程 | 第16-28页 |
·地铁车站施工项目质量的概念与特点 | 第16-19页 |
·地铁车站施工项目质量的概念 | 第16-18页 |
·地铁车站施工项目质量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地铁车站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性 | 第19页 |
·项目质量管理在地铁车站施工项目中的管理原则 | 第19-25页 |
·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| 第19-21页 |
·领导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全员参与 | 第22页 |
·过程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管理的系统方法 | 第23页 |
·持续改进 | 第23-24页 |
·以事实为决策基础 | 第24页 |
·与供应商保持互利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·项目质量管理在地铁车站施工项目中的主要内容、目标及流程 | 第25-28页 |
·质量管理策划、设计、准备 | 第25-26页 |
·质量管理过程控制、服务 | 第26-27页 |
·质量管理目标 | 第27页 |
·质量管理流程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和趋势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和趋势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和工作标准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现状 | 第29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的人力资源现状 | 第29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的材料和设备现状 | 第29-30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现状 | 第30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质量管理的服务现状 | 第30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| 第30-31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思路介绍 | 第31-33页 |
·建立四大板块体系 | 第31页 |
·创造持续改进的环境条件 | 第31页 |
·转变观念 | 第31页 |
·过程实施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及方法运用 | 第33-52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、目标及流程 | 第33-37页 |
·质量管理的策划背景 | 第33-35页 |
·质量管理的目的及工作标准和职责 | 第35页 |
·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 | 第35-37页 |
·质量管理的成果 | 第37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8页 |
·材料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8页 |
·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·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9页 |
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0页 |
·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存问题解决方案 | 第40-45页 |
·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| 第40-43页 |
·材料设备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| 第43-44页 |
·合同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| 第44页 |
·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| 第44-45页 |
·管理制度问题解决方案 | 第45页 |
·项目质量管理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5-50页 |
·系统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5-46页 |
·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6-47页 |
·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7页 |
·质量控制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7-48页 |
·质量保证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8-49页 |
·合理控制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9页 |
·监督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9页 |
·数理统计方法在成都地铁2号线红色村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