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27页 |
·性别角色 | 第12-19页 |
·性别角色概念与分类 | 第12-15页 |
·性别角色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性别角色社会化 | 第16-19页 |
·时间洞察力 | 第19-25页 |
·时间洞察力定义 | 第19-20页 |
·时间洞察力的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时间洞察力的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时间洞察力的影响因素 | 第23-25页 |
·性别角色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 | 第25-27页 |
2 问题提出 | 第27-30页 |
·以往研究中的不足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8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9-3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29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29-30页 |
3 研究设计 | 第30-3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被试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1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31-33页 |
·实验被试 | 第31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性别角色量表(BSRI) | 第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33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3-34页 |
4 研究结果 | 第34-53页 |
·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基本情况 | 第34-36页 |
·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总体特点 | 第34页 |
·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| 第34-35页 |
·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年级方面的差异 | 第35页 |
·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专业方面的差异 | 第35-36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的基本情况 | 第36-39页 |
·大学生平衡时间洞察力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37-38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| 第38-39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与性别角色的关系 | 第39-45页 |
·性别角色类型的平衡时间洞察力水平状况 | 第39页 |
·性别角色类型在平衡时间洞察力偏离指标上的方差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各维度与性别角色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各维度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与男、女特质的相关研究 | 第45页 |
·事件类型、性别角色、时间框架对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| 第45-53页 |
·三因素对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三因素对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三因素对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三因素对现在享受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·三因素对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5 分析与讨论 | 第53-58页 |
·大学生性别角色特征 | 第53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特征 | 第53-54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与性别角色的相关关系 | 第54-56页 |
·大学生时间洞察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56-58页 |
6 结论、不足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·结论 | 第58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本人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