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情态副词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一、 情态副词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(即情态副词的归属) | 第12-13页 |
二、 关于情态副词的名称 | 第13页 |
三、 关于情态副词的分类 | 第13页 |
四、 关于情态副词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五、 关于《现汉》副词的研究 | 第14页 |
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情态副词的界定及收词情况 | 第16-19页 |
第一节 情态与情态副词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《现汉》中情态副词的收词情况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《现汉》情态副词的分类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从音节结构角度分类 | 第22-23页 |
一、 单音节的情态副词 | 第22页 |
二、 双音节的情态副词 | 第22-23页 |
三、 三音节以上的情态副词 | 第23页 |
第二节 从语义角度分类 | 第23-27页 |
一、 表方式类 | 第23-24页 |
二、 表状态类 | 第24页 |
三、 表情貌类 | 第24-25页 |
四、 表比况类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《现汉》情态副词的语法功能及语义表达 | 第27-38页 |
第一节 情态副词的语法功能 | 第27-32页 |
一、 主要作状语 | 第27-29页 |
(一) 用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,即情态副词+动词/动词短语 | 第27-28页 |
1、情态副词+动词/动词短语 | 第28页 |
2、情态副词+(de)+动词/动词短语 | 第28页 |
3、情态副词+情态副词+(de)+动词/动词短语 | 第28页 |
(二) 有的只能用在谓语前,有的可用于主语前 | 第28-29页 |
1、有些词可用于谓语前 | 第29页 |
2、有些词也可用于主语前 | 第29页 |
二、 部分情态副词可以同“是……的”作合成谓语 | 第29-30页 |
三、 部分情态副词可以修饰名词 | 第30-32页 |
(一) 汉语语法功能的“隐含性” | 第30-31页 |
(二) 汉语情态副词与形容词语法、语义上的关联性 | 第31-32页 |
(三) 与情态副词搭配的名词一般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 | 第32页 |
四、 部分情态副词可以出现在“在…上/中/下”结构中 | 第32页 |
第二节 《现汉》情态副词的语义表达 | 第32-38页 |
一、 情态副词的附着性 | 第32-33页 |
二、 情态副词的单用与连用 | 第33-35页 |
(一) 副词连用 | 第33-34页 |
(二) 情态副词连用 | 第34-35页 |
1、两项/三项连用的情况 | 第34页 |
2、连续/间隔使用的情况 | 第34页 |
3、单音节情态副词位于双音节情态副词之后 | 第34-35页 |
三、 情态副词在句法中的不同表现 | 第35-36页 |
四、 情态副词的语义指向 | 第36-38页 |
(一) 语义指向施事 | 第36-37页 |
(二) 语义指向受事 | 第37页 |
(三) 语义指向与事 | 第37-38页 |
结论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附录 1:参考书目 | 第41-43页 |
附录 2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 6 版)所收情态副词 | 第43-45页 |
附录 3:《现汉》情态副词的分类 | 第45-48页 |
附录 4:《现汉》情态副词释义 | 第48-69页 |
后记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