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2-15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40页 |
·信用风险研究现状 | 第17-31页 |
·信用风险的概念 | 第17页 |
·信用风险的成因 | 第17-18页 |
·信用风险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| 第18-30页 |
·简要评述 | 第30-31页 |
·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研究现状 | 第31-32页 |
·关联交易与企业集团的信贷风险 | 第32-40页 |
·关联交易的定义 | 第32-34页 |
·关联交易与关联方的界定 | 第34-35页 |
·关联交易的现状 | 第35-36页 |
·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危害 | 第37-38页 |
·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引发信贷风险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与关联交易非公允性的研究 | 第40-46页 |
·概述 | 第40-41页 |
·结构方程 | 第41页 |
·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结构方程 | 第41-43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关联交易对企业集团信用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46-57页 |
·概述 | 第46-47页 |
·指标、样本和因子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指标 | 第47-48页 |
·样本选取 | 第48-49页 |
·因子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模型建立和结果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Logistic 和 SVM 模型建立和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企业集团规模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企业集团性质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一类关联交易与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相互作用机理 | 第57-68页 |
·概述 | 第57页 |
·研究背景及假设 | 第57-58页 |
·Z 类关联交易对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作用 | 第58-63页 |
·贷款利率对 Z 类关联交易发生概率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贷款利率对企业集团违约概率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Z 类关联交易对企业集团违约概率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·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对 Z 类关联交易的反作用 | 第63-64页 |
·模拟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项目 A 的收益率 A服从正态分布下的讨论 | 第64-65页 |
·项目 A 的收益率 A服从 t 分布下的讨论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基于关联交易的企业集团关联信用风险仿真研究 | 第68-77页 |
·引言 | 第68-69页 |
·基于关联交易的企业集团关联信用风险传染仿真模型 | 第69-72页 |
·基于多智能体的企业集团关联信用风险模拟仿真 | 第72-74页 |
·仿真实验的初始环境设计 | 第72页 |
·仿真实验中 Agent 的初始状态设定及交互规则 | 第72-74页 |
·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不同“规模”下的企业集团关联信用风险仿真 | 第74-75页 |
·关联交易紧密程度对企业集团关联信用风险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七章 基于关联交易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| 第77-95页 |
·引言 | 第77-79页 |
·基于 DEMATEL 的指标精选 | 第79-84页 |
·DEMATEL 方法 | 第79-81页 |
·指标的重要性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评价 | 第84-88页 |
·指标与样本的选取 | 第84-85页 |
·Logistic 模型的建立 | 第85-88页 |
·基于突变评价法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评价 | 第88-94页 |
·突变评价方法及改进方法 | 第88-90页 |
·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建立 | 第90-91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91-9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八章 结束语 | 第95-97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95-9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14页 |
攻博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| 第114-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