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三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(一) 关于“NEET”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(二) 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 | 第11页 |
(三) 闲散青少年 | 第11-12页 |
(四) 社会支持网络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 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2. 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五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 半结构式访谈法 | 第15页 |
2. 参与式观察 | 第15页 |
3. 文献资料研究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:“NEET”群体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回顾 | 第16-24页 |
一、关于“NEET”群体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9页 |
(一) 关于“NEET”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 宏观角度 | 第16-17页 |
2. 微观角度 | 第17-18页 |
3. 综合角度 | 第18页 |
(二) 关于“NEET”特征的分析 | 第18页 |
(三) 产生后果分析 | 第18-19页 |
(四) 对策建议分析 | 第19页 |
二、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4页 |
(一)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 社会支持的来源 | 第19-20页 |
2. 社会支持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(二) 关于社会网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(三) 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 社会支持网络的定义 | 第22页 |
2. 社会支持网络的要素 | 第22-23页 |
3.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支持网络 | 第24-43页 |
一、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的特征 | 第24-29页 |
(一) 年龄特征 | 第24-25页 |
(二) 受教育程度 | 第25-26页 |
(三) 独生及性别状况 | 第26页 |
(四) 健康状况 | 第26-27页 |
(五) 心理特征 | 第27-28页 |
(六) 行为特征 | 第28-29页 |
二、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分析 | 第29-43页 |
(一) 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 | 第29-38页 |
1. 家庭支持 | 第29-33页 |
2. 朋辈群体支持 | 第33-35页 |
3. 邻里支持 | 第35-37页 |
4. 亲属支持 | 第37-38页 |
(二) 正式支持网络现状 | 第38-43页 |
1. 学校支持 | 第38-40页 |
2. 社区的支持 | 第40-41页 |
3. 单位的支持 | 第41-42页 |
4. 政府职能部门支持 | 第42页 |
5. NGO组织支持 | 第42-43页 |
(三) 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小结 | 第43页 |
第四章 社会工作整合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方法 | 第43-48页 |
一、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在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整合中的呈现 | 第43-46页 |
(一) 由个案工作方法入手,分析“NEET”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 | 第43-44页 |
(二) 以小组方法作为扩展方式,帮助青少年建立互助网络 | 第44-45页 |
(三) 用社区工作方法作为有益补充,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| 第45-46页 |
1. 现场帮扶 | 第45-46页 |
2. 危机介入 | 第46页 |
3. 临时住宿 | 第46页 |
4. 就业支持 | 第46页 |
二、青少年“NEET”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分析 | 第46-48页 |
(一) 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 | 第47页 |
(二) 朋辈群体支持系统的建立 | 第47-48页 |
(三) 社区支持系统的建立 | 第4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8-50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二、研究反思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一 | 第53页 |
附录二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