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空虚感与应对方式、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1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| 第8-24页 |
| ·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| 2 研究设计 | 第24-26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2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4-25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5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25-26页 |
| 3 大学生空虚感问卷的编制 | 第26-3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| ·研究程序 | 第26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26-33页 |
| ·讨论 | 第33-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4 大学生空虚感的特点 | 第35-4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35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35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5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35-36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36-38页 |
| ·讨论 | 第38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5 大学生空虚感与应对方式、学校适应的关系 | 第41-46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41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41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41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41-42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42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42-45页 |
| ·讨论 | 第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6 总讨论与总结论 | 第46-53页 |
| ·大学生空虚感的结构和测量工具 | 第46-47页 |
| ·大学生空虚感的特点 | 第47-49页 |
| ·空虚感与应对方式及学校适应的关系 | 第49-51页 |
| ·总结论 | 第51-53页 |
| 7 教育建议与启示 | 第53-55页 |
| ·勇于挑战自我,积极应对学习与生活 | 第53页 |
| ·加强人际交往,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| 第53-54页 |
| ·在痛苦中发现意义,实现自我超越 | 第54页 |
| ·注重启迪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| 第54-55页 |
| 8 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55-56页 |
| ·研究创新 | 第55页 |
| ·研究的不足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4页 |
| 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