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绪论 | 第13-64页 |
第一节 选题原由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文献述评 | 第15-50页 |
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思路 | 第50-56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论及方法的选择 | 第56-64页 |
第一章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传记史研究 | 第64-113页 |
第一节 “学术创新”概念界定 | 第64-66页 |
第二节 进入学术关系网络结构内部 | 第66-68页 |
第三节 学术关系资本与知识资本的获得 | 第68-72页 |
第四节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主要形式 | 第72-95页 |
第五节 跨学科交往机会获得中的运行规则 | 第95-101页 |
第六节 跨学科交往中的障碍 | 第101-104页 |
第七节 跨学科交往的孕育 | 第104-110页 |
研究小结 | 第110-113页 |
第二章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博文内容分析 | 第113-149页 |
第一节 跨学科交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| 第113-119页 |
第二节 跨学科交往中的障碍 | 第119-124页 |
第三节 跨学科合作成功的条件及应遵循的规则 | 第124-136页 |
第四节 学术交往所寄寓的学术生态环境 | 第136-146页 |
研究小结 | 第146-149页 |
第三章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实证分析 | 第149-213页 |
第一节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中层理论建构 | 第150-154页 |
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、发放与回收 | 第154-157页 |
第三节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分析 | 第157-175页 |
第四节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175-186页 |
第五节 高校教师学术交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186-204页 |
第六节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 | 第204-209页 |
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209-213页 |
结语 | 第213-220页 |
第一节 本文的基本结论 | 第213-216页 |
第二节 本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| 第216-217页 |
第三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217-220页 |
附录1 科学网高校教师学术交往相关博文信息 | 第220-223页 |
附录2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调查问卷 | 第223-2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8-241页 |
后记 | 第241-2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