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前期差错更正研究的基本分类 | 第9-10页 |
| ·前期差错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| ·前期差错更正的分类界定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质量 | 第11页 |
| ·有利于资本市场持续、健康地发展 | 第11页 |
| ·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有效的经济决策 | 第11-12页 |
| ·有利于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8-25页 |
| ·会计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·盈余管理动机理论 | 第20-25页 |
| 第三章 上市公司前期差错更正统计性描述 | 第25-31页 |
| ·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25-28页 |
| ·样本选取 | 第25-27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27-28页 |
| ·统计性描述及其结论 | 第28-31页 |
| 第四章 上市公司前期差错自愿性更正动因的实证研究 | 第31-38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2-33页 |
| ·研究变量的定义及数学模型 | 第33-34页 |
| ·研究变量的定义 | 第33页 |
| ·实证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研究模型 | 第34页 |
| ·实证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·单变量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·多变量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38-45页 |
| ·结论 | 第38-40页 |
| ·差错更正方向与上市公司前期差错自愿性更正正相关 | 第38页 |
| ·差错更正影响程度与上市公司前期差错自愿性更正负相关 | 第38-39页 |
| ·资产负债率与上市公司前期差错自愿性更正负相关 | 第39页 |
| ·绝对控股与上市公司前期差错自愿性更正正相关 | 第39-40页 |
| ·建议 | 第40-43页 |
| ·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 | 第40-41页 |
| ·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的建设 | 第41-42页 |
| ·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| 第42-43页 |
| ·加大上市公司外部监管力度 | 第43页 |
| ·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| 第43-45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43-44页 |
| ·研究局限 | 第44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