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| 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| ·全面收益理论 | 第15-16页 |
| ·盈余管理理论 | 第16-19页 |
| 第三章 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问题研究 | 第19-35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研究 | 第19-22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非常性损益概念的国际比较 | 第20-22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界定标准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| ·国外的界定标准 | 第22页 |
| ·我国的界定标准 | 第22-23页 |
| ·比较分析我国的界定标准 | 第23-24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界定内容的研究 | 第24-33页 |
| ·国外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 | 第24-25页 |
| ·我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内容的历次界定 | 第25-27页 |
| ·对我国及国外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思考及改进 | 第27-33页 |
| ·对我国非经常性损益界定问题的“规则”导向和“原则”导向的思考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及改进研究 | 第35-50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目的 | 第35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国际比较 | 第35-40页 |
| ·国外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比较 | 第36-38页 |
| ·我国的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及国内外对比 | 第38-40页 |
| ·我国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改进研究 | 第42-50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表内披露的改进 | 第42-48页 |
| ·非经常性损益的表外披露的改进 | 第48-50页 |
| 结束语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