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7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比较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·文章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| ·教育经费 | 第21页 |
| ·社会捐赠 | 第21-22页 |
| ·教育集资 | 第22页 |
| ·相关理论 | 第22-27页 |
| ·教育公平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| 第23-25页 |
| ·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理论 | 第25-27页 |
| 第3章 社会捐(集)资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27-33页 |
| ·社会捐(集)资已成为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 | 第27-29页 |
| ·社会捐(集)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| 第29-33页 |
| ·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| 第30页 |
| ·有益于实现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 | 第30-31页 |
| ·有利于缓解高等教育财政危机 | 第31-33页 |
| 第4章 教育经费来源中社会捐(集)资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| 第33-45页 |
| ·教育经费来源中社会捐(集)资经费的发展变动趋势 | 第33-35页 |
| ·教育经费来源中社会捐(集)资经费的结构变化 | 第35-42页 |
| ·在不同地区中的分布结构 | 第35-39页 |
| ·在三级教育中的配置结构 | 第39-41页 |
| ·在不同层次院校中的分配结构 | 第41-42页 |
| ·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5页 |
| ·社会捐(集)资比例较少且具有波动性 | 第42-43页 |
| ·社会捐(集)资区域分布具有差异性 | 第43页 |
| ·义务教育社会捐(集)资经费多于高等教育 | 第43-44页 |
| ·名校社会捐(集)资经费高于普通院校 | 第44-45页 |
| 第5章 教育捐赠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45-51页 |
| ·文化传统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捐赠者心理情感的作用 | 第46页 |
| ·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| 第46-47页 |
| ·缺乏与捐赠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7-48页 |
| ·税收优惠激励力度不大 | 第48-49页 |
| ·捐赠组织机构不健全 | 第49-51页 |
| 第6章 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捐赠的政策建议 | 第51-55页 |
| ·加强社会捐赠文化的培养与引导 | 第51页 |
| ·健全税收激励政策 | 第51-52页 |
| ·完善民间慈善组织 | 第52页 |
| ·健全教育捐赠管理制度 | 第52-53页 |
| ·重视和发展校友捐赠 | 第53-54页 |
| ·激励普通人对教育捐赠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