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-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-1-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-1-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-2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-2-1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-2-2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-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-3-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-3-2 基本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-3-3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-3-4 本文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7-22页 |
2-1 师德 | 第17-19页 |
2-1-1 师德的涵义 | 第17页 |
2-1-2 师德的构成要素 | 第17-18页 |
2-1-3 师德标准的层次划分 | 第18页 |
2-1-4 各国对师德的要求 | 第18-19页 |
2-2 师德建设 | 第19-20页 |
2-2-1 师德建设的内涵 | 第19页 |
2-2-2 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| 第19-20页 |
2-3 高校师德建设 | 第20-22页 |
2-3-1 高校师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| 第20页 |
2-3-2 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高校师德的现状分析 | 第22-28页 |
3-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研 | 第22-23页 |
3-1-1 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2页 |
3-1-2 问卷调查 | 第22-23页 |
3-2 高校师德状况的主流 | 第23-25页 |
3-3 高校教师师德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3-4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5页 |
4-1 分析方法简介 | 第28-29页 |
4-1-1 层次分析法 | 第28页 |
4-1-2 层次分析法(AHP)确定因素权重的步骤 | 第28-29页 |
4-2 运用AHP 法对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29-32页 |
4-3 各个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4-4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途径探索 | 第35-41页 |
5-1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| 第35-38页 |
5-1-1 积极构建新的师德规范 | 第35-36页 |
5-1-2 倡导师德建设新理念 | 第36-37页 |
5-1-3 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新局面 | 第37-38页 |
5-2 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| 第38-39页 |
5-2-1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| 第38页 |
5-2-2 加强教师职业修养教育 | 第38-39页 |
5-2-3 加强教师职业伦理教育 | 第39页 |
5-2-4 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功能 | 第39页 |
5-3 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机制 | 第39-40页 |
5-3-1 建立高校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| 第40页 |
5-3-2 建立教师职业素质培训机制 | 第40页 |
5-3-3 建立师德建设激励约束机制 | 第40页 |
5-3-4 建立师德建设考评监督机制 | 第40页 |
5-4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 A | 第44-48页 |
附录 B | 第48-52页 |
附录 C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55页 |